汇聚心灵精彩人生
领您探索喜怒哀乐

谈笑风生是什么意思-月光下谈笑风生是什么意思呢

发布日期:2019-12-01 19:40 作者:九个人生网

一、谈笑风生后半句是什么

谈笑风生释义:

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拼音] [tán xiào fēng shēng]

[出处] 宋·辛弃疾《念奴娇·赠夏成玉》:“遐想后日蛾眉;西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谈笑风生tán xiào fēng shēng

【解释】: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出自】:宋·辛弃疾《念奴娇·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示例】:他嘻嘻笑着,让酒让菜,~,又谈起他的山林生活。 ◎梁斌《播火记》十七

【近义词】:谈笑自若、谈古说今

【反义词】:默默无语、相对无言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一谈笑风生后半句是什么

二、谈笑风生下一句成语

谈笑风生(离)(死)别(具)(一)格(格)(不)入(木)(三)分(秒)(必)(争)

“谈笑风生”的下一句是:握手论文情极处,冰玉一时清洁。“谈笑风生”,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兴致很高,并且很有风趣。主谓式;作谓语;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出自宋·辛弃疾《念奴娇·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颊。”原文为:

《念奴娇·赠夏成玉》

宋代:辛弃疾

妙龄秀发,湛灵台一点,天然奇绝。万壑千岩归健笔,扫尽平山风月。雪里疏梅,霜头寒菊,迥与余花别。识人青眼,慨然怜我疏拙。 

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握手论文情极处,冰玉一时清洁。扫断尘劳,招呼萧散,满酌金蕉叶。醉乡深处,不知天地空阔。 

注解:

1、夏成玉,其人不详,当为夏中玉之昆仲。

2、妙龄:青春时期,多指女子。

3、秀发:优异突出。同“英发”,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4、湛:清澈透明。

5、灵台:指心;心灵。《庄子·庚桑楚》:“不可内于灵台,灵台者有持。”注云:“灵台,心也。”

6、奇绝:奇妙到极点。

7、万壑千岩:《世说新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与霞蔚。’”

8、健笔:文笔练达明畅。指精于写作。

9、迥:差得远;截然不同。

10、别:不同。

11、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跟“白眼”相对)。《晋书阮籍传》:“籍能为青白眼,见俚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12、慨然:形容感慨。

13、怜:爱惜。

14、疏拙:散漫笨拙。

15、遐想:超越现实作高远的想象。

16、蛾眉:秀眉。也喻指美女;美好的姿色。李朝威《柳毅传》:“后有一人,自然蛾眉,明珰满身,绡縠参差。”

17、两山句:韦庄《荷叶杯》:“一双愁黛远山眉”。

18、谈笑句:苏轼《中和堂东南颊下瞰海门洞》:“中和堂上东南颊,独有人间万里风。”

19、冰玉:冰清玉洁,像冰一样清明,玉一样纯洁。比喻人品高尚、纯洁,做事光明磊落。《晋书卫玠传》:“玠风神秀异,妻父乐广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婿玉润。”

20、萧散:同“消散”,消失;离散。

21、蕉叶:金蕉叶,酒具。蕉叶,芭蕉叶。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二谈笑风生下一句成语

三、月光下谈笑风生是什么意思呢

凭栏独处月下,惜是无花入眼帘,咏太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之句,吟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篇。这几夜瞧得这窈窕明月,自“似圆犹缺”到十五的“兔轮银盘”,再到今夜十六的“分外之圆”,甚是多变,直教人是为之魂颠。古往今来,几多文人墨客,望月而情生,持寸管而书旷世诗篇,若论起缘由来,还真得拜这皎月所赐,也罢。昨夜外出与友周游晚归而无暇赏月,今八月十六赏之,亦有何不可?

无昨夜之喧嚣,独得万籁此都寂,倚卧椅于阳台,左持古诗集一卷,右持一绢扇,天地间唯有月相伴。何其惬意!不知千百年前古人赏月是否亦如此?无须举头,睁眼则可赏明月,方便至极!翻了翻书,随而照着书中念了起来,“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心中不禁叹道,东坡诗篇果真名不虚传,常日里吟得只觉泛泛,今月下吟咏,于此情此景,配得此诗,诗景相融,令人沉醉,实属别有一番韵味。又看了几页,未见得涉月之诗,故觉乏味,便阖其书来,置于一旁。轻摇绢扇,所造之风习习,心自怡然。又见那明月于当空之中,皎洁如冰清,月光铺洒于全身,合闭双眼,有若置于天地之间,惹得无尽遐思。

相传明月乃是上古盘古大神右眼所化,想来倒也有趣,如今我赏此明月,岂不就与那开天辟地的盘古大神相对而视了么?这该是何等大幸!随而又想了一想,略数起了与明月有关的传说典故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数着数着,徐徐而觉身心皆弛,便随着那思绪飞往了九霄天外……任其四处逍遥游荡,游着游着,便去到了那夜空银盘之前,想起了刚才所数的那几个典故,不禁欲问,嫦娥窃药悔之否?吴刚伐桂疲之否?玉兔今犹捣药否?可惜,这些疑问我都觅不得其答复!是时信口诌得一诗,“身心轻飘然,神游天地间。广寒宫殿内,何寻月中仙?”随即,自拂袖而去。幸得月辉一路遣随,引我游历世间,经洛阳,过长安,赏杭州西湖之胜景,观京都卢沟之晓月……尽赏得月下景之美。

归心神于己身,睁开双眼,又赏这眼前月,岂知此时这月儿早已行至我头顶间了,方晓得时光荏苒,稍稍顿足则乾坤互变。心正感慨,却仍抵不过那无尽遐思,此番不欲蔽眼,便凭这肉眼去赏我头上明月,见夜空深邃惟这圆轮冰蟾挂在中间,眼瞧得虽是不大,但其冷冽清辉倒是令人神怡心旷。古人常说得,花前月下,由来自是人间美景,胜似那天界的瑶池仙台,可惜早已过了百花争艳之季。看不得那万紫千红了。然而今时虽不在花前,然于月下,独得此情此景,却也令我,心满意足了。看得这明月,想它上千年来,照过千秋万代,古今名人雅士同赏此月,自圆至缺,自缺又圆。想想该是何其荣幸!明月,自古来照过一人的兴衰,也照过了一个朝代的兴衰,见证着历史的不竭洪流,千百年来,在这月下,又都发生了哪些事?数千年前,想那萧何,便是在这月下,亲身追回的韩信。千百年前,想那明皇,便是在这月下,欣赏舞着霓裳的贵妃。数百年前,想那明太祖,不也就在这月下,借饼藏书召起义的么?尽如此者,不胜枚举。于我们而言,数千年历史悠悠,何其漫漫!于明月而言,亦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不由得,空嗟人生之短暂,盛叹宇宙之浩瀚。忽的不知何处来得一抹浅白,遮住了我所赏之物。也断绝了于我身上的皎洁清辉。不禁问,这朵夜云,是故意来捣我的么?也罢,遂不再守着那银盘,移了视线转而赏起夜空。咦!这万里深邃长空一黑一白相得益彰,怎让我忽地想起那神童苏福《三十夜月诗》中的“浑似先天太极图”一句来?想必,这种美景,便是道所生的吧!《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此时之景,不正阖了这句话么?这深邃一黑,则为阴,这浅淡之白,则为阳。两股气相互冲撞故而能得以调和,万物也因此方得和谐。凡事皆有对立面,有美必有丑,有善必有恶,有好必有坏,这样才得以处在平衡,人世间才得以不混乱。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想必所言的便是此理吧!既是如此,我又何须嗟叹呢?世上本无恼,庸人自扰之,呵!我也当了一回庸人!才晓得,方那一抹浅白,并非是来捣我的,缘是来启我的!呵!罢了,不多思了,且闭目,作一小眠,将己投于这乾坤混沌之中……

一阵手机铃声顿响,捣醒了我,疑这深夜是何人致电来?扰我清眠,可也怨不得了。便接起了来电。原是昨夜相聚一故友归了远方校舍,打一电话前来问候。随即又向我诉其当午离家不舍,今夜思家之情。聊得三两言,彼此寒暄,便挂断了电话。而此时我揉了揉惺忪眼,见得此时身上又铺满了月光,夜空中那一抹浅白也早已不知去向。也罢,坐起身来伸了伸懒腰,欲往卧房而去。恰巧此时父母亲及兄长端得冒烟水壶,红瓷茶具,清香茶叶,美味甜食而来,只见得兄长对我言道:“昨夜你不在,便无法若去年一般举家在此阳台沏茶赏月,实是一憾!然而常言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夜的月亮当比昨夜更圆,不妨就此赏月沏茶,便无憾于中秋了。”“如此自是最好,无异于又一中秋佳夜!”说罢,便收起卧椅,摆起各式茶具,沏起清茶,一家人聚于月下品茗。闲话家常,谈笑风生,实为人生一大乐事!心觉大快。故而赋诗一首,名曰《十六月下夜遐思》,兼怀方才思家之友:

倚卧楼台夜凭轩,兔轮银辉洒此间。

河汉圆魄长相照,他乡异客犹未眠。

举杯太白添对影,把酒东坡问青天。

可怜年少不饮酒,且将清茗邀月仙。

夜已深矣,置笔一旁,自当眠去……

三月光下谈笑风生是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