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心灵精彩人生
领您探索喜怒哀乐

一亩等于多少平方-2019广东省征地补偿标准

发布日期:2019-11-20 01:20 作者:九个人生网

一、一亩地多少平方米

一、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大约666.67平方米。

二、土地测量的方法:

1、经纬仪结合钢尺的测量法

为解决不规则宗地所遇到的困难,采用了经纬仪帮助测量。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将经纬仪固定架设在宗地上各个拐点处,进行角度的测量,结合钢尺丈量的长度再计算出宗地的面积。

2、全站仪测量法 

随着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引进了全站仪,该仪器提供了一种方便适用的面积测量功能,它和经纬仪相比最大的优越性就是不必再将仪器固定架设在宗地上各个拐点处。

3、土地的卫星测量技术,GPS/BD测量系统的特点是能够克服地形、气候、季节、通视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定位精度较高,数据安全可靠,测站间无需通视。操作方便,容易使用。对作业条件要求不高,数据输入、处理、存储能力强,与计算机、其它测量仪器通信方便。

4、土地测量数字化成图的方法,近几年,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再加上测绘技术不断升级,目前的成图方法高效、快速、直观,只要将野外采集到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然后利用专业绘图软件进行编辑,就可以根据需要在绘图仪中输出彩色或黑白图件。

 

一一亩地多少平方米

二、2019广东省征地补偿标准

1.

重庆市长寿区政府征地占房赔偿标准:

1、土地补偿标准、金额及支付方式

土地补偿费不分地类,按批准征收的土地总面积计算,标准为每亩16000元。土地补偿费总额的80%部分统筹用于征地人员安置对象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代为划拨到劳动保障部门。土地补偿费总额的20%部分支付给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和安排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生产生活。

2、安置补助费标准、安置途径及支付方式

安置补助费按照征地人员安置人口数计算,每个征地人员安置对象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36000元。

安置补助费的支付按征地人员安置对象的不同年龄段确定。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依法批准当月,对未年满16周岁的征地人员安置对象,安置补助费全额支付给征地人员安置对象个人,对年满16周岁的征地人员安置对象,全部按规定参加相应年龄段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个人按有关规定应缴纳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费用,由区国土房管局从其安置补助费中代为划拨到劳动保障部门,安置补助费的其余部分支付给征地人员安置对象个人。

符合安置条件的男年满60周岁以上、女年满55周岁以上的征地人员安置对象,一次性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完清后,从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依法批准的次月起,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对劳动力年龄段的征地人员安置对象,建立和完善失业登记制度和就业服务体系,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劳动力年龄段的征地人员安置对象可以享受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家庭生活确有困难的,可申请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或困难生活救助、补助。

二2019广东省征地补偿标准

三、林业用地允5%建房

 位于山西东南部,泽州盆地北端,太行山西南边缘。沁辉公路东西横跨,太焦铁路、太洛公路并行南北纵穿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35°40″─36°0″,东经112°40″─113°10″。海拔高度800─1391.1米之间。东自铁佛岭与陵川县接壤,西至老马岭与沁水县相连,南至界牌岭与泽州县交界,西北至丹朱岭与长子县为邻,东北自金泉山与长治县相接。东西广41公里,南北纵37公里,总面积946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万分之一。平面轮廓近似方形。总人口48万人(2004年)。   高平市人民政府地址:长平西街460号。邮编:048400。代码:140581。区号:0356。拼音:Gaoping Shi。高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山西·高平)网址: http://www.sxgaoping.gov.cn/  【行政区域】  高平市现辖9镇4乡3个街道办事处,454个村民委员会,22个居委会,690个自然村,总人口47.5万人。三个街道办事处分别为:东城街街道办事处、南城街街道办事处、北城街街道办事处。9个镇分别是:河西镇、马村镇、米山镇、寺庄镇、陈区镇、野川镇、三甲镇、北诗镇、神农镇。4个乡分别是:建宁乡、石末乡、原村乡、永录乡。  【气候】  高平市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季风强盛。据市气象局1958年-2000年的观察资料表明,多年平均气温9.8℃,极端最高气温38.6℃(1966年6月21日),极端最低气温-24.0℃(1967年1月31日);最大冻土深0.56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532.5h,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89.4mm,最大年降水量1113.3mm(1954年),最小年降水量305.9mm(1997年),最大与最小值比为3.64。由于受地形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丰枯悬殊。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2.5%,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35mm,干旱指数为2.8。  【历史沿革】  据考古发现,至迟于旧石器晚期,高平已有人类聚居。夏商时代为冀州之域,春秋时为属晋,始称泫氏。战国时改为长平,先属韩,后属赵,秦赵长平之战后为秦所据,置高都县,属上党郡。西汉、东汉、三国、魏、两晋为泫氏县,属上党郡。  北魏初改元氏县,属建兴郡,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改置建州,设长平郡,领泫氏、高平2县,高平名始于此。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改高平县为平高县,北齐末又改平高县为高平县,并将泫氏县并入高平县,此后只称高平不再称泫氏。北周并长平、高都郡为高平郡,高平县属高平郡。  民国初年,高平属山西省冀宁道,民国23年,高平县属山西省直辖,民国26年后,高平属山西省第五行政区。民国30年,高平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归太岳区管辖。民国32年高平东南部划归为陵高县,其余部分仍为高平县。  1945年6月,高平解放,同年10月撤销陵高县,原划归陵高县的区域仍划归高平县,属太岳四专区。1948年又改属太岳三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撤销太岳区,高平县为山西省长治专区所辖。1958年,晋城、高平、陵川三县合并为晋城县,原高平县成为高平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为高平县,先后为晋东南专区、晋东南地区所辖。1985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晋东南地区成立晋城市,高平县归晋城市所辖。1993年5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高平市成为省辖县级市,由晋城市代管。   【物产资源】  矿产资源  高平市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境内蕴藏有丰富的煤、铁、铝钒土、钳土、硫铁矿、石灰石等。尤其是煤、铁矿,分布广,储量多,埋藏浅,宜开采,素有“煤铁之乡”之称。全市含煤面积560平方公里,已探明煤炭储量达66.24亿吨;铁矿储量约1.8亿吨。  水利资源  高平市属资源型缺水和水质污染性缺水并存的地区。据《晋东南经济区水资源评价报告》和《晋城市水资源评价报告》表明:该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4700万立方米,河川径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由于受地形和水文地质条件限制,造成河川径流年内年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60%以上,年际变化也很大,最大和最小的比值在10倍以上。  地下水资源分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三种类型。地下水资源总量为7000万立方米,其中孔隙水3040万立方米,裂隙水1220万立方米,深层岩溶水为2740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400万立方米。  农林资源  全市共有土地面积1469336亩,其中耕地面积632694亩,占总面积的43%以上,牧草地面积8805亩,林业用地40.8万亩,适宜发展防护林面积约有12万亩;平川农田适宜发展农田林网。林业用地中, 防护林约11.6769万亩,经济林7.0万亩,有疏林地1.0万亩,未成林造林地3.0万亩,新造林地4.0万亩,苗圃地0.2万亩,宜林荒山13.9163万亩。非林用地中,有四旁树木426万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16.2%。高于全省但低于全国。

三林业用地允5%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