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市级重点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36.6亿元,汇聚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芝罘跑出项目建设“新速度”
烟台日报记者 钟嘉琳 摄影报道
争分夺秒加快区片征迁,仅用一个月时间完成幸福新城48个地块的勘测定界和全部入户评估工作;优中选优抓好精准招商,成功签约19个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的产业龙头项目落户,为新城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盛夏似火,奔跑中的芝罘一次次刷新了重点项目的推进速度———
上半年,承担的15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6.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5%;103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7%。在“三重”工作的强势带动下,芝罘发展的后劲更足、潜力更大、动力更强。芝罘以破釜沉舟、壮士断腕的担当,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魄力,全力以赴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芝罘力量”。
建设加速汇聚澎湃动能
烈日炎炎,挡不住劳动者的建设激情,孕育发展动能的项目建设在芝罘大地掀起新一轮澎湃热潮。
昨日,记者来到烟台乐康金岳健康服务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只见塔吊林立,卡车穿梭,机械轰鸣。“一期主体建设已完工,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室外配套工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项目二期的主体建设现场,其中4.8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已建至7层,多功能厅已基本封顶。”项目工程部经理胡学功告诉记者。
重点项目的实施,为芝罘发展带来了希望、拓展了空间、激发了活力。“烟台乐康金岳健康服务产业园项目是芝罘区政府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的医疗养老示范性总部基地项目,建成后可提供养老床位3000余张,解决2000余户群众的居家养老。”芝罘区发改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该项目将有效缓解烟台市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促进烟台市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打造全国“医疗+养老+康复”综合性养老示范基地。
同样位于南部新城的毅德蓝色半岛物联网基地项目,正致力于建设打造以商贸物流和产业升级为重点的综合功能新区。项目施工现场,一辆橙色的物料提升机正在向2号楼楼顶运送建筑材料,几名建筑工人正在进行钢筋加工。“现在五栋建筑正进行主体施工,建设进度符合预期计划。”项目负责人陈涛说。
“商贸物流业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比较高。我们的项目位于港城西大街以北、魁玉南路以西,是烟台六区的几何中心,西接福山与开发区,东达莱山,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项目策划负责人杨鑫说,项目建成后,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充分运用,将形成“传统大型市场+互联网=在线引流、在线交易、在线物管、在线金融”的综合交易服务平台,帮助商户打通线上线下交易渠道,成为胶东地区全产业链一站式商贸采购平台,带动南部新城加速崛起。
围绕医疗康养、海洋经济等产业,芝罘充分发挥瑞康医药、只楚药业以及中集、渤海轮渡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烟台医药健康综合产业园、康佳芝罘生命科学创新中心等产业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立足打造百亿级医疗康养产业集群、海工装备产业集群,进一步整合资源、率先突破、做大做强;围绕信息技术及智能制造、商贸服务等产业,加快烟台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烟台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烟台芝罘云数据基地、芝罘智谷科创中心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招商步伐,推动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深度融合,进一步延长链条、拓宽领域、做优做新。
强化工期安排方面,芝罘坚持“一个项目一张表”,属地街道(园区)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三重”节点计划,督促企业强化工期安排和资金保障,加快建设进程,确保项目尽早完成基础施工,启动主体建设。同时,加大督查力度,所有重点项目逐一明确任务目标、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由“两办”督查室、纪委、组织部和发改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各项重点任务实行台账化管理,每周四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动态掌握施工进展,持续做好跟踪落实,按表督查、到点验收、对表销号,确保市区两级重点项目按计划完成节点目标任务。
优质服务保障项目高效推进
搞好重大项目建设,除了要提效率、抓进度,还要优环境、强服务。为全面加快项目推进速度,芝罘重点围绕市级重点项目实行“对表销号”、“代办帮办”、“调度预警”、“综合考评”四项制度,对项目逐一列出督办清单,量化节点、对标销号,坚持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调动全区一切力量,千方百计攻坚克难,确保重点项目尽快破题。
位于芝罘区卧龙园区通车路南的宏远医疗科技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40余名建筑工人正在对一号厂房进行外墙抹灰工作。“项目一期工程包括7个单体,到8月底将全部达到验收条件,届时我们将启动包括雨污水管线、消防工程等在内的外网施工。一期工程进展顺利,计划年底投产使用。”项目负责人王相鹏对记者说。
项目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倾情助力。“项目推进过程中,有关部门给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也提供了很多便利。比如原先有一条市区的自来水管线横穿在项目整个主厂房,给项目施工造成了阻碍。有关部门立即出资帮我们解决问题,协调自来水公司将这条管线整体迁移了出去。包括前期的施工手续,也有专人带企业负责人办理。”王相鹏说。
在芝罘,每个重点项目都成立了工作专班,分包项目区级领导带头,职能部门、街道(园区)、村居三级项目负责人全程服务,坚持吃住在一线、工作在一线、协调解决问题在一线的“三个一工作法”,逐个项目梳理明确市级、区级、街道(园区)、企业四级需办手续,由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牵头,建立项目手续“一次办好”联席会议制度,所有街道(园区)、部门和窗口单位主动靠前服务,按照“同步办理、容缺办理、限时办好”的原则,进一步优化项目手续办理流程,一次性完成项目建设全部区级手续,将项目审批手续直接送到企业,真正实现企业“零跑腿”,为企业腾出更多时间精力搞生产、促发展。
“当前芝罘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苦干则生机无限,安逸将错失良机。”芝罘区发改局负责人表示,“下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主动作为、敢于担当,持续提升调度服务水平,做到落实任务有令即行、服务项目立说立行、干事创业雷厉风行,以更实的作为、更实的举措为项目建设提速发力、提质增效发挥应有作用,贡献更大力量。”
芝罘区委书记李波:
坚定不移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奋力谱写芝罘跨越发展新篇
今年以来,芝罘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聚力项目建设全线出击、全力攻坚、全速推进。目前,15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6.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5%。3个全市重中之重项目压茬推进,取得重大突破进展。103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7%。总体上看,项目建设势头良好、成效明显。
始终坚持全面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以产业升级引领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围绕传统产业提升,正在加快推进宏远医疗科技产业园、乐康金岳健康服务产业园等10个医养项目,全区医养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87亿元,占全市40%以上。加快建设大商城市乐园、国金广场等4个商业综合体项目,传统商贸业加速提档。围绕创新载体建设,正在打造全省唯一的基金小镇—烟台山基金小镇,基金规模超过420亿元,全省区域性基金管理中心即将揭牌。围绕先进制造业发展,正在加快推进芝罘云数据基地、芝罘智谷科创中心、烟台瑞东信卓智能科技产业园等11个都市工业项目,全区信息技术及智能制造重点企业突破5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90亿元。
始终坚持全力攻坚重中之重,着力以重大工程突破带动项目建设全面开花。幸福新城项目仅用1个月时间就完成了48个地块的勘测定界和全部评估工作,在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先期启动并提前1个月完成927亩的旧村原址征迁任务,起步区9平方公里目前签约率超过50%,全力跑出了征迁工作的“加速度”。海上世界项目创新实施“预征收”模式,在短短11天的集中签约期内,顺利完成了94%的住宅征收、89%的住宅拆除,开创了国有土地房屋征收的“芝罘经验”。芝罘仙境项目正在加速推进搬迁扫尾“清零”,高标准修缮顺昌商行等样板示范建筑,全力将这一区域打造成经得起检验的百年工程和城市经典。
始终坚持全程靠上一线服务,着力以最优质的服务保障项目建设高效推进。实行“对表销号”“代办帮办”“调度预警”“综合考评”四项制度,每个重点项目成立工作专班,由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牵头,所有街道园区、部门和窗口单位主动靠前服务,一次性完成全部区级手续,将证件直接送到企业,真正实现企业“零跑腿”。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17名区级领导全程靠上,400名科级干部和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四大班子齐上阵,街道部门靠上干,齐心协力抓项目,真正做到了“吃住在一线、工作在一线、协调解决问题在一线”。
风正劲足扬云帆,跨越发展正当时。下半年,芝罘全区上下将继续紧盯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以更强的作为、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推动项目建设全面突破,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