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拓学」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让所有的人生活在一个房子”。习近平秘书长指出,住房问题是民生和发展问题,家庭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人们之间的关系在和平和满足,生活和工作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可拓学」十八大会以来,住房保障范围不断扩大,针对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和其他关键的精度保证,不仅让更多的困难的人负担得起的住房,更多的幸福。
「可拓学」早上四点,属于黄峰的那一天已经开始了。他想在附近的四个社区收集垃圾。当他提到这份工作时,他看起来很自豪。
1996年,黄峰和妻子一起从老家安徽太和县来到常州做起了环卫工人。收入不高的他们为了能有个落脚的地方,只能和其他3户家庭一起挤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靠简易的帘子隔开各自的生活区域。不仅如此,他们还要面临随时可能会因为拆迁而无房可住的困境,这让夫妻俩曾经有过离开这里的念头。
正是为了让这些公共服务行业的一线职工更加有幸福感和安全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障性住房逐步向基层一线职工倾斜,针对环卫工人、公交司机等住房困难职工进行定向配租,提高了保障的精准度。对此,各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推出针对性的保障政策:
「可拓学」在江西赣州,政府对公共交通,卫生系统人员,进一步降低门槛,公共住房审批的长度从原来的一个半月半个月,和保持公共住房租赁保证金和其他费用。
在广西南宁,则切实考虑到环卫工人工作地点分散,流动性大等因素,选择从各城区公租房项目中就近调拨600套房源定向配租。
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定向解决16万环卫工人、7万公交司机、13万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4万见义勇为人员的住房问题。
同时,针对其他行业的城市新市民,住房保障的覆盖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截至2018年底,已有超过810万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享受到公租房保障,让新市民有了温暖的家。
「可拓学」在未来,中国将继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住房保障的范围,使人们生活很难在同一时间,更加稳定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