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体诗
楼主你好。这是我的原作,再配一张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图片,仅供你参考。 五律·颂长征 举世无双史,天兵尽舜尧。 湘江流碧血,蜀道卷惊涛。 雪弹山腰坠,风枪草径飘。 英雄豪气伴,戮力再腾蛟。 1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格律诗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2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3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4秦有乐府,为少府属官。汉初设乐府令,掌宗庙祭祀之乐。汉武帝立乐府,制作雅乐,采集民歌。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十二类中的七类里,雅乐在《郊庙歌辞》类,《铙歌》十八曲在《鼓吹曲辞》类,民歌主要在《相和歌辞》、《舞曲歌辞》和《杂曲歌辞》类。汉乐府民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艺术上刚健清新,其五言、七言和杂言的诗歌形式,是文人五七言诗歌的先声,是中国诗歌史上宝贵的财富。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古体诗、搜狗古体诗、360古体诗 |
二、2020年疫情诗词
老师,您折断的翅膀在哪里? 献给汶川地震灾区英雄教师 这是令人震撼的悲壮场面。 当救援人员挖开废墟时,老师,您跪仆在地伸开双臂,像一双安全温暖的翅膀,护在学生们身上。他们活了下来,您却走了。救援人员含泪将您已经僵硬的双臂锯掉,才将孩子们救出。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老师,死亡来临时,您把生的希望无私地留给学生。当学生们重新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您却成为折翼天使,在五月的天空悲怆坠落。 ——老师,您折断的翅膀在哪里? ——空旷的废墟长长哽咽:他张开的天使之翼,将生命传递给身下的学生,最终悄然折断,像永不磨灭的印记,烙在我们民族的记忆深处。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一刹那,山崩地裂,日月无光。当巨大的混凝土楼板、横梁和墙体无情地砸向正在上课的师生,教师们采用了一种共同的姿势:伸开双臂护住学生。这种像天使一样展开翅膀、用血肉之躯为学生隔开死亡的姿势,在中华民族的记忆里永恒定格: ——谭千秋,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导主任,张开双臂趴在桌上,他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深凹下去,但身下护着的学生却安然无恙。 ——张米亚,汶川县映秀镇小学老师,跪仆在废墟中,双臂紧紧搂着两个依然存活的学生,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 ——汤鸿,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学校老师,两只胳膊下各夹着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个。她的身体早已冰冷,但被她护住的几个孩子幸运地活了下来。 ——杜正香,平武县南坝小学老师,她趴在塌下的一根横梁下的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一手拉着一个孩子,胸前还护着3个孩子。 走过汶川、北川、青川,走过什邡、绵竹、彭州等极重灾区,这样的教师太多,这样的英雄太多。人们汇流成河的每一颗晶莹泪水里,都闪耀着一位教师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和感动。 教师,这些像辛勤的蜜蜂一样生活清苦、工作勤奋的平凡群体,是什么让他们在这样的危急关头,迸发出如此伟大的力量? 是师德,师德在危难时刻迸射出夺人心魄的灿烂光芒! ——老师,您折断的翅膀在哪里? ——蓝色的帐篷风中作响:它在这里,它已化作千万名劫后余生的教师的言语,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抚慰。 这些痛失亲人的老师,忍住巨大悲恸,轻轻拭去学生们脸颊的泪水。而他们自己汇成江河的血泪,却只能在心底无声奔流。这个世界上,是否还有比这丧失至亲、家破人亡更令人悲恸的事?是否还有比把这一切悲恸埋在心底、转而用微笑安慰别人更坚强的人? 德阳市东汽中学校长周德祥,在灾难中痛失爱妻和爱女,肝胆俱裂,灾后仍然没日没夜地坚持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安置无家可归的学生,安抚受伤人员,慰问遇难者家属。 都江堰聚源小学的老师们,和志愿者一起,通过做一些游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 汶川、北川、彭州、绵竹……在每个重灾区,安置学生的帐篷里,随处可见老师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对学生们嘘寒问暖,安慰说:“人在,一切都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德阳东汽中学的学生蒋琳劫后余生,大地震已经震碎了她对人生的希冀,但老师们对她的关怀和帮助,使她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她在日记中写道: “来到德阳三中以后,我们这些幸存的东汽学生在这个学校老师的帮助下,身心得到一些恢复。我对生活又多了一点信心,那被大地震震得死去的对生活的追求,在心中又有了气若游丝的飘移。” 几乎每位老师心底,都有一道汩汩流血的伤口。他们却强忍着悲恸,鼓励受伤的学生笑对人生和未来。这需要何等的坚强和勇敢!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坚韧和顽强,智慧和勇敢! 大智大勇的背后,是大爱。他们对学生的挚爱、对祖国教育事业的热爱,超越了人世间一切的悲怆和痛苦,在天地之间与历史长河中,书写下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 ——老师,您折断的翅膀在哪里? ——板房教室前,鲜红国旗在风中猎猎作答:它在复课学生的琅琅书声中,在板房教室中闪动的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里。 千百年来,每次劫难都不能摧毁这片土地。生命就像顽强的种子,在巉岩峭壁的缝隙间、干涸荒寂的角落里,一有机会就向整个世界传达绿色的信息。不屈的师魂,穿过万古沧桑的长江黄河,越过混沌亿年的珠峰昆仑,在我们的血液里呐喊。 复课!复课!人在,一切都在。只要教育在继续前进,我们民族仍然前途光明! 灾后短短几天时间内,在大地震中戛然中断的读书声,在一顶顶帐篷里重新顽强地响起。 震后第二天,重灾区都江堰向峨乡海虹小学的简易帐篷里,令人欣喜地传出琅琅读书声,这是重灾区第一所复课的学校。这个学校4名老师垫资几千元,支起两口铁锅、3顶帐篷,办起了灾后“学习班”。 5月19日,绵阳市长虹培训中心,北川中学幸存的1500多名师生在帐篷和板房教室里异地复课了。当再次看到熟悉的北川中学牌匾高高竖立时,师生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个个泪流满面。 复课,复课,一切为了复课!在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学校废墟约100米外,记者看到一面“共产党员救灾队”的旗帜,学校的十余名教师,在余震不断、山体滑坡、泥石流和疫情考验下,拖着疲倦的身躯坚强地战斗着。他们心中共存一个最大的愿望:让学生尽快回到课堂! 在重灾区德阳市黄许职业中专,除2幢楼加固后能用外,其余校舍都成了危房。黄许职业中专分批复课,分3个阶段进行。“这样的分时段复课,用残存的24间教室完成全校学生的复学复课,可以说是完成了一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校长汪朝金感慨地说。 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凝聚人心的学校。工人、农民,城市、乡村,老人、孩子……都尽力捐款捐物,支持灾区学校重建,帮助灾区学生复课。 这大概是世界上最独特的教室。林间空隙里、学校操场上,新搭起的帐篷和简易板房,是学生们上课的场所。 这大概是世界上最令人感动的课堂。不少老师拖着残病之躯、缠着白色绷带,坚持给学生上课。有的地方教师不够,一些高年级学生就主动站出来,给弟弟妹妹们上课。 许多老师被埋在废墟下没有哭,但在复课这一刻,他们流泪了。北川中学一位教师说:“学生们能像往常那样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这是我们当老师的最大心愿。” 老师们的心愿就这么朴实而深情。他们就像坚韧不屈的竹子,为了祖国的下一代,竹子砍了,还有竹根,只要春风一来,漫山遍野映衬一片蓝天的,依然是平凡而伟大、朴素而坚韧的竹海。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2020年疫情诗词、搜狗2020年疫情诗词、3602020年疫情诗词 |
三、古体诗代表作有哪些
1、《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乐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4、《天净沙·秋》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5、《天净沙·冬》元·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古体诗代表作有哪些、搜狗古体诗代表作有哪些、360古体诗代表作有哪些 |
更多关于古体诗 |
---|
更多相关:百度古体诗、搜狗古体诗、360古体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