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穿青人
我们现在的民族划分已经没有这一分类了。 据史志记载,穿青人的族称早期叫“土人”,又叫“里民子”,后期叫“穿青”。所以称为“土人”,是因为他们“居土日久”,是贵州的土著民族,这是以居住的历史状况来称呼的;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西部的毕节、安顺、六盘水市、黔西南、黔南五个地、州、市所属二十多个县,一九五四年普选登记有二十四万八千多人,第五次人口普查自报填写穿青人族称的人数约六十七万人,其中半数以上聚居在织金、纳雍两县,每县均超过二十万人。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穿青人、搜狗穿青人、360穿青人 |
二、国家为啥不承认穿青人
穿青人,又称川青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西部的毕节、安顺、六盘水市、黔西南、黔南五个地、州、市所属二十多个县,一九五四年普选登记有二十四万八千多人,第五次人口普查自报填写穿青人族称的人数约六十七万人,其中半数以上聚居在织金、纳雍两县,每县均超过二十万人。 他们的表面文化特征服饰在大部分地区虽然已近于消失,但在一些边远偏僻地区还明显可见。他们的信仰五显坛至今还普遍牢固地保持着。节日、婚姻、丧葬等方面的习俗多数与周围各民族不同。其民族意识与民族感情十分强烈。 从居住地域来说,穿青与各民族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但在一些主要的聚居区如织金、纳雍等县,他们居住的村寨连绵百余里。其余各县,“杂村不杂户”的穿青村寨比比皆是。这些大大小小的穿青村寨,多数处于边远的山区地带,少数处于平坝地区,街场基本上没有。 关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对于穿青人的身份认证,一直不明确,根据《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公安厅黔族政发字第号文件》现定为“穿青人”。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国家为啥不承认穿青人、搜狗国家为啥不承认穿青人、360国家为啥不承认穿青人 |
三、穿青人为什么不被承认
在新中国建立前,贵州就有100多个民族名称。年中央做民族调查时,贵州各地报来的民族名称也有80多个。中央民族识别调查组对这80多个族体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其中大部分初步划分了归属,但有20多个尚未最后认定,其中就有“穿青”族。当时的划分是把有60多万人的“穿青”归于汉族。但这样的归属划分,他们自己不承认,当地的汉人也不承认。 费孝通在谈到贵州穿青人时曾说:“贵州的穿青人要求被识别为少数民族,其理由是:他们过去有一种和当地汉人不同的语言,称‘老辈子话’;他们基本上都住在乡下,形成一大片村子,有自己的聚居区;他们有不同于当地汉人的独特信仰和风俗习惯。穿青妇女穿大袖滚花上衣,梳三把头,不裹脚,出嫁不坐轿……当地汉人称他们叫‘穿青’,他们称当地汉人叫‘穿蓝’。解放前青蓝对立,青受歧视。 解放后,穿蓝都登记为汉族,穿青就不愿意登记汉族,怕吃亏。承认少数民族可以受政府照顾,不会再受穿蓝的气。由此可以看出,穿青想报单一民族的主观愿望是很明确的,其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都很强烈。但是,穿青没有被划成一个单一民族,因为穿青人原是汉人中的一部分,自从进入贵州之后并没有和汉族隔离,并没有独立发展为一个民族。 他们所提出的特点是汉族内部早期地方性的特点,青蓝矛盾是在汉族内部地方性差别的基础上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矛盾。这些差别和矛盾在汉族向现代民族发展过程中已在逐步消失。所以,我们认为穿青是汉人,是汉族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少数民族,但是为了加强地方上青蓝两部分汉人的团结,必须在政治、经济上对穿青人适当照顾,帮助他们更快发展起来,逐步缩小青蓝的差距,从根本上消除青蓝在心里上的隔阂。 ”看得出来,判定穿青人的民族归属是学者们决定的,并没有考虑穿青人自己的主观认同。而穿青人毕竟其人数高达60万之众,所以在当地其一直是做为一个独立的少数民族存在。这里有一份穿青人聚居的地方政府发出的文件,其中是把穿青人看作独立的民族的。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穿青人为什么不被承认、搜狗穿青人为什么不被承认、360穿青人为什么不被承认 |
更多关于穿青人 |
---|
更多相关:百度穿青人、搜狗穿青人、360穿青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