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心灵精彩人生
领您探索喜怒哀乐

男人30而立-男人30而立的一段话

发布日期:2020-04-02 10:06 作者:九个人生网

一、三十而立朋友圈配图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他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

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作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

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

到了“六十而耳顺”,这里问题又来了,孔子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么问题不顺,耳腔发炎吗?这句很难解释,可能在当时漏刻了文字。可能是六十而耳顺下面有一个句读。如果照旧,“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

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注意!心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难的。

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

—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

一三十而立朋友圈配图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三十而立朋友圈配图搜狗三十而立朋友圈配图360三十而立朋友圈配图

二、三十而立正确解释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或,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对自己人生各个阶段的总结。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夫子十五岁开始学习,到三十岁略有成就,四十岁开始清晰人生不再迷惑迷茫,五十岁从知晓人生上升到洞悉天命,当然并不是听天由命,而是知道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包括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六十岁兼听明辨,七十岁能在自我的随心所欲和世俗的道德标准间做到游刃有余,不出圈。

这些话也成为了后人对自己的行为准则,一直流传至今。

二三十而立正确解释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三十而立正确解释搜狗三十而立正确解释360三十而立正确解释
更多关于男人30而立
更多相关:百度男人30而立搜狗男人30而立360男人30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