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生家庭教育
记得前天早上看朝闻天下,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小孩子放学回家,家长不在,就去邻居家找,看到家长在搓麻将,家长说,还不回家学习,有什么好看!孩子就回家了!等家长散场之后,回家一看,孩子正与一群小将在玩麻将,家长很生气,孩子却说,你在玩麻将时,不是让我学习的吗,现在我正在学!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启蒙教师,因此家长一定要以身作责,且不要大意!现在的孩子接受的媒体很多,因此好坏参半,家长要做好引导的工作,这很重要,一味的让其按你的要求去做,那是不明智的,往往会适得其返!在引导的过程中,与孩子成为朋友,这可是你教育的关键,只有成为朋友们,你们才会无话不谈,你的建议他(她)才能接受,否则的话,用强压的政策他(她)一定不愿意接受,久而久之,就成了无话可说的孩子与家长了!关于教育的内容,就大同小异了,好的,积极向上的,一切以家长的目光看是阳光的东东都是没有问题的!。
|
二、小学生家庭教育方法
1、感恩教育。百字孝为先,这是教育的根本。 2、责任感教育。没有责任感,孩子永远没有抱负。 3、细节教育。学校不教这个,而细节决定成败。 4、亲情友情教育。不知亲情,教出来的孩子还不知道是谁的孩子。 5、社交教育。什么朋友可交,什么可不交,什么绝对不要交。 6、挫折教育。独生子女,太需要这个了 7、价值观教育。。。。。
|
三、小学生家庭教育论文
别让我们的爱抑制了孩子成长 Q2岁半的小女孩小囡每次来园上半日课时,身边都有两个人。一位是辞了工作一心照顾她的妈妈,另一位是保姆。吃饭时妈妈喂她,保姆就拿手绢帮她插嘴。小囡来这里后创造了好几个“第一次”。 第一次自己剥香蕉吃平时都是妈妈剥好了给她第一次在户外自己走路平时都是妈妈抱着第一次摔跤以前在父母、保姆保护之下活动,没有摔跤的机会……有一次,小囡在幼儿园里不小心跌倒,她父亲来找我“能不能把园里所有的墙角都用海绵包起来”“可以呀,只是你打算让小囡一辈子待在幼儿园吗园外所有的墙,难道你也要包起来吗”我无奈地说。我自己也有一个3岁的儿子,原来以为,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不用学习自然就会。 但是小囡父母对她的这种爱,让我非常疑惑这是孩子成长需要的爱吗我们的爱到底带给孩子什么。 北京小董幼儿园亲子老师,儿子3岁 在埃塞俄比亚的森林里,居住着一种社会性很强的动物树猴。树猴生活在丛林中,并在丛林中来回穿梭、觅食和逃离。一次,由于天敌的追捕,部分婴猴由于求生的能力还未建立起来,无法逃离,从树上掉落下来。森林的工作人员发现后,就把它们带回来饲养。 工作人员尽可能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看上去同自然环境无大差别的“自然”成长环境,并模仿树猴妈妈,训练它们觅食、攀爬、在树间穿梭等等。看起来,整个成长过程同野生树猴的成长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一直到它们可以独立生活时,工作人员就将它放回到树猴群中,让它们回归家园。 但不久,这些树猴一个个陆续死去,竟然没有活下来的树猴。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研究结果发现由于树猴的成长过程并没有一个真实的自然环境,它们长大后再回到自然,已经丧失了穿梭于丛林间的能力。我们在其他动物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和结果。 2岁半小囡的妈妈是否在爱孩子实际上我为这个问题本身而难过。因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千百万个家长都在不断重复这样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问题。此刻,“爱”变成了一个眩目的光环,掩饰了所有衍生出的问题。 虽然人与动物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童年缺失的成长,都会给成年后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害。 对一条狗来说,出生到八个月,它就可以怀孕生育。但人的成长似乎过于漫长,是所有生命中成长期最长的,需要十八年来完成。这十八年中,最重要的是头三年,其后是后三年。在这六年中,儿童要为今后将形成的复杂的认知能力打好基础,发展丰富的情感世界,建立自身以及自身以外的世界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并且儿童还需将所有这一切过程统合起来,建构在自我身上。 成长是何其重要啊。人类的头六年的成长,靠口的品尝认识世界,靠手的触摸认识世界,靠耳朵的倾听学习语言、发展思想,靠鼻子嗅丰富认知,靠行走了解空间,靠眼睛自由地观察了解万物的形状,发现世界的不同,靠第一次发现后的再尝试建立意志和成就感,靠手的自由使用发展智能。 而我们的父母却限制自己孩子的活动,甚至不让孩子去活动,他们替代儿童完成他们原本需要自己独立完成的活动,使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这一切,都因“爱”的名义而生。 婴儿出生后,是母爱唤醒了他她所有的感觉。这种爱透过母亲肌肤的触摸,母亲每日慈爱的眼神,母亲呼唤婴儿温柔的语调,母亲有规则地照顾幼儿的生活,母亲在婴儿哭泣时的安慰,一点一滴、一分一秒的积累,逐渐使婴儿对自己充满了爱,微笑便在婴儿的脸上绽开,爱启动了婴儿的世界并伴随着婴儿对世界的认知,这个婴儿由于母爱而容易把精力投入到对世界的探索上。 但这并不意味着母亲可以规定他她如何成长,母爱更不可能表现为替代儿童的自我发展。儿童认知的发展是天然的,没有儿童会放弃对世界的探索,就如同学走路和说话,除非人为的误导和阻止。 每一个年龄段,儿童都会表现出不同的成长需求,比如小囡要自己吃饭,自己剥香蕉,自己走路,这都是三岁前幼儿成长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地球上,只要是人类的婴儿,从出生起就用眼睛盯着明暗分界线看,他们都是用口来感觉和尝试用手到处抓摸都会把里面的倒出来,外面的塞进去,桌上的扔下去都会对细小事物感兴趣。只要环境适宜,这些无需成人教导,儿童会吃饭时自会吃饭,会说话时自会说话,只要你让儿童自由,儿童无一例外都能做到。 而爱,是它之外的。爱使认知变得更加有意义和乐趣爱使儿童每遇到成长的困难时都能充满力量,勇敢地成长爱使儿童感到,成长并不使他感到孤独,他不需要独自承担,有一个已经成长过来的人会始终伴随着他爱使成人能尽力为儿童提供成长的环境爱是儿童正常成长的保证。 这才是真正的爱,爱是关心人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