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体诗分为
诗歌的分类:从表达方式上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从诗歌体裁上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两类,古代诗歌又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曲;新诗包括自由诗(五四以来产生的白话诗)、散文诗(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内容)、民歌(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诗)。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格律:古典诗歌形式要求的总称。“格”,就是格式,包括某一诗体的句数、每句的字数、节奏、某些句子的格式(句式)、对仗(类似修辞的“对偶”)等;“律”,就是音律,包括每句各字的平仄(声调高低)、某句的押韵、用韵的要求等。 从格律上看,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律诗,包括绝句。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四言诗和六言诗很少见。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简单的说,凡是不依照近体诗的格律来写,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诗,都是古体诗本书不论。 近体诗大致分为三种:律诗,排律,绝句。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意思就是依照一定的格律来写成的诗。律诗的韵、平仄、对仗等,虽有许多讲究,但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⑴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⑵都押平声韵; ⑶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⑷每首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一般是五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王维《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就是一百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的字数比律诗少一半,在形式上就等于半首律诗,所以格律要求和律诗一样。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近体诗分为、搜狗近体诗分为、360近体诗分为 |
二、近体诗题材分为
题材的话:思乡的、怀念故友送别故友的、边塞的、怀古的、爱情的、抗敌报国的、山水田园的、咏物咏史的等等…… 体裁的话: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古风)主要有,四言诗(诗经)、骚体诗(楚辞)、五言七言古诗(汉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行体等 近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其中绝句分为古绝(属于古体诗)和律绝。4句为绝句,8句为律诗,超过8句的叫排律。按字数它们分五言绝句或律诗、七言绝句或律诗。 古体诗近体诗的区分有点麻烦,不过大致来说唐代以后基本上是近体诗了。之所以说基本上是因为某些诗人喜欢模仿前人的,写出来的绝句是古绝句也就是古体诗,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如果你是中学学生的话,没必要区分什么古体近体的O∩∩O哈哈,知道4句是绝句,8句是律诗就好啦 顺便把词的也告诉你吧…… 词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字)、长调(91字以上) 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近体诗题材分为、搜狗近体诗题材分为、360近体诗题材分为 |
三、近体诗分为哪三种
汉字结构总体上可以分为独体字与合体字两大类。在形体上有简体、繁体与异体三大类。古代近体诗常用体式有绝句与律诗两种。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近体诗这一叫法在我国明代就已经非常流行,例如明董其昌《袁伯应诗集序》:“今秋,伯应(袁可立子袁枢)自睢阳寄近体诗一帙,亦以重九至,且属余序。”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 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2、除首尾二联外,必须要对仗;3、一韵到底的平声韵。 所以答案就是绝句、律诗、排律。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近体诗分为哪三种、搜狗近体诗分为哪三种、360近体诗分为哪三种 |
更多关于近体诗分为 |
---|
更多相关:百度近体诗分为、搜狗近体诗分为、360近体诗分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