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脚气病
脚气是由一种生长在肤上的霉菌所引起的,它在温暖、潮湿的状况下最容易繁殖。虽然温和的气候可能助长此菌,但流汗后的鞋袜通常是原凶。一旦感染了脚气,你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来治疗它。更严重的是它会复发,除非你杜绝它们的来源。脚气不会自动消失,若未加以治疗,可能使皮肤开裂,导致更严重的细菌感染。下面介绍一些预防与治疗的方法: 1:浸泡盐水溶液:以每47毫升的温水加2茶匙盐的比例泡制盐水溶液,将脚浸入此混合液中,一次浸泡5-10分钟,反复地做到情况好转为止.盐水溶液有助于提供一种不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并减少流汗过量。 2:擦干脚趾:保持足部干燥。洗澡洗脚后,小心地阄每一个趾间擦干,而且要确定毛巾仅用一次,并没有其他人使用过。 3:注意脚趾甲:脚趾甲是霉菌最喜爱的繁殖地,因此至少每2-3天清理一次指甲垢。刮指垢时,记得牙签或火柴棒等木制品,勿用磨指甲的金属片。 4:注意脚部卫生:将生蒜切成小片,放入鞋内一起穿几天。这些蒜头将被皮肤吸收。穿棉制的吸汗袜。让鞋子透气,并且每日更换袜子。 5:在脚趾间撒些粉:沐浴后,先让足部风干5~10分钟,再穿上鞋袜。若要加速风干,可撑开脚趾间,用吹风机吹干。然后撒一些爽身粉。如果怕撒得四处都是粉,可将粉先撒入一个塑胶袋,再将脚伸入袋内均匀地沾满粉。 还有几个补充营养素的方法。 1:维生素B群:可促进细胞再生,防止脚气再生。 2:维生素C:对免疫功能颇重要,改善血液循环及伤口复原,并能帮助维生素B的吸收。 3:锌:能够抑制真菌及激发免疫系统。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什么是脚气病、搜狗什么是脚气病、360什么是脚气病 |
二、脚气病的症状图片
1、婴儿脚气病发病常很突然,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者称脑型突发心力衰竭者称心型。年长儿症状近似成人,以水肿和多发性神经炎为主。年长儿患周围性神经炎者呈现蹲踞时起立困难、膝反射消失、挤压腓肠肌疼痛。 2、常有乏力、精神萎倦、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或便秘,伴腹痛、腹胀、体重减轻、生长发育滞迟等。可早期出现下肢踝部水肿,甚至延至全身,或伴发心包、胸腔、腹腔积液。 3、常先表现烦躁不安、哭声嘶哑,以至失音,继而神情淡漠、反应迟钝、喂食呛咳、嗜睡,严重时发生昏迷惊厥。有时昏迷惊厥可突然发生。 4、常突发心力衰竭,婴儿烦躁不安、尖叫、呛咳、气促、出冷汗、唇指趾青紫。 5、孕母缺乏维生素B1,新生儿可患先天性脚气病,表现为哭声无力、神情萎靡、吸吮力弱、水肿、嗜睡。 早期维生素B1缺乏可表现为食欲减退,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体重减轻等。随着病情加重,可出现典型的心血管系统与神经系统症状。 一神经系统中枢与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称为"干性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典型表现为上升性对称性的感觉,运动及反射功能受损。起病多从肢体远端开始,下肢多见于上肢,可有灼痛或异样感觉,呈袜套型分布,逐渐向肢体近端发展,原来感觉过敏处渐趋迟钝,甚则痛觉,温觉及振动感觉依次消失。伴肌力下降,肌肉酸痛,以腓肠肌为著,上下楼梯困难。继而足、趾下垂,肌肉挛缩,卧床不起。 腱、膝等反射功能少数初期亢进,但一般以后均减退或消失,部分患者治愈后反射仍不能完全恢复。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可累及迷走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听神经,喉返神经,膈神经等。表现为综合征。症状包括呕吐,眼球震颤水平多于垂直震颤,眼肌麻痹,发热,共济失调,神志变化,进而昏迷,亦可伴有记忆缺失,学习能力下降及虚构症等。 二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损害称为"湿性脚气病"。表现为心脏扩大,周围血管扩张,静息时心动过速,气促,胸痛,水肿。如不及时治疗,可致急性心力衰竭,往往突然发生,病情危急,呼吸极度困难,心率加速,心浊音界向二侧明显扩大,心音呈钟摆音,心前区有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动脉压稍低,脉压差大,静脉压显著升高,颈及股动脉搏动增强。肝脏肿大,全身浮肿,少尿。 心电图示心动过速,PR间期缩短,T波双相或倒置,低电压,QT间期延长。婴幼患儿以心脏累及为主,表现为食欲不振,呕吐,烦躁不安,失眠,发展迅速可致角弓反张,抽搐,心力衰竭,可致死亡。患儿母亲常系隐性或有临床表现的脚气病患者。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营养缺乏史与临床表现。周围神经炎的诊断可用下法测定①蹲踞试验,病人取蹲踞姿势时,即觉小腿疼痛、起立困难,常用二手支持膝部帮助起立②腓肠肌挤压时有疼痛③足背、踝,小腿下部触觉及痛觉减退④踝、膝反射异常,大都减退或消失。暴发型脚气病性心脏病的诊断依据为①有3个月以上的维生素B1营养缺乏史及周围神经炎的征象②急骤发生的高输出量型心力衰竭,伴有烦渴③心脏增大,节律规则,无其他病因可查④对于可疑病例立即作治疗试验,本病在治疗后症状迅即改善。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脚气病的症状图片、搜狗脚气病的症状图片、360脚气病的症状图片 |
三、脚气病和脚气的区别
不一样 脚气是指脚上的一种病 而脚气病是指因1缺乏! 以下为引用 脚气病英文缩写VB1。又称“硫胺素”、“抗炎素”、“抗脚气病维生素”。B族维生素之一。VB1主要存在于种子外皮及胚芽中,酵母、瘦猪肉、米糠、麦麸、大豆等富含VB1。在体内经特异性的酶催化,VB1可与ATP作用,生成焦磷酸硫胺素(TPP)。TPP是糖代的一种重要的辅酶。 所以,缺乏VB1时,使糖代谢受阻,一方面导致神经组织的供能不足,另一方面,使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丙酮酸、乳酸在血、尿和组织中堆积,从而引起多发性神经炎,并影响心肌的代谢及功能。患者易怒、健忘、食欲不振、手足麻木、皮肤粗糙、肌肉疼痛萎缩,严重时可产生手足腕下垂、下肢水肿和心力衰竭,临床上称为脚气病。同时VB1还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重要的神经介质乙酰胆碱不被破坏,从而保持神经的正常兴奋程度。 当VB1缺乏时,则会导致胃肠蠕动慢、消化液分泌不足、消化不良等症状。VB1缺乏症多因膳食不合理(如以精米为主,又过度淘洗),烹调不当(如捞饭时弃丢米汤,煮粥时加碱等),使VB1摄入量减少,长期发热或患消耗性疾病,也可导致VB1缺乏。我国早在隋唐时便已使用富含VB1的“谷皮”来治疗脚气病了。目前做为药物使用的VB1多为化学合成的硫胺素盐酸盐,除治疗VB1缺乏症外,还用于许多疾病的辅助治疗。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脚气病和脚气的区别、搜狗脚气病和脚气的区别、360脚气病和脚气的区别 |
更多关于什么是脚气病 |
---|
更多相关:百度什么是脚气病、搜狗什么是脚气病、360什么是脚气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