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在还有帝国主义吗
(一)列宁对资本主义经济阶段的划分,是在理论上的重大发展,对于分析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有重大指导意义。马克思的时代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时代,但至20世纪初,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列宁根据大量的实际经济情况,经过分析研究,提出了垄断代替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已进入垄断阶段、也就是最高阶段的新理论,这实质上是对《资本论》的进一步运用和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两个不同发展阶段作了科学而正确的划分,对于研究当代现实存在的资本主义经济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当然,20世纪末以来,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进入信息时代,社会、经济、政治,以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 例如,一般垄断已发展为“特殊垄断”和国家垄断,国家垄断又发展为国际垄断,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影响。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又有了新的重大的发展。但这些实际情况同时也说明:垄断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只是发展程度有所不同而已。马克思预示了自由竞争必然发展为垄断,列宁也预示了一般垄断、金融寡头垄断必然发展到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 列宁在本书中所提出的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不仅正确地分析了当时的一系列经济问题,就是对现在资本主义垄断的高级阶段,仍然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有人提出:典型的资本主义是什么?是自由竞争阶段还是垄断阶段?实践证明,成熟的自由竞争阶段的资本主义在英国只存在了100年左右就发展到垄断阶段;而垄断资本主义在主要国家占统治地位现在也已100年以上,而且还有生命力,不断向前发展。 可以说,垄断阶段是自由竞争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而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是分析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是《资本论》在新阶段的进一步运用和发展,也可以说是《资本论》的续篇。 (二)金融寡头和资本输出理论科学说明了国际资本流动现象。列宁提出: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相结合形成金融寡头,既控制着工业经济又控制着国内政治;资本输出既促进了输入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又加强了剥削和压迫等。随着现实经济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级的金融寡头大财阀的出现,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遍布全球,在各国国内资本市场的基础上同时产生了国际资本市场。 过去,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现在则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例如,前几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出现,其破坏程度远非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所可比拟。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反映了垄断最新最高阶段出现的新问题。列宁有关金融寡头垄断和资本全球流动等理论,是研究世界资本市场和世界性金融危机等问题重要的理论指导。 (三)列宁在本书中揭示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但并未明确指出必然发生战争,只是指出使和平遭受破坏,这种写法是“伊索寓言式”的。但是在第二篇《序言》中就明确指出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与帝国主义战争的必然联系。不平衡规律证明:不管它是从经济上对世界市场已经瓜分完毕,还是从政治上对殖民地等领土已经瓜分完毕,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市场和攫取更多的殖民地,必然要发生帝国主义侵略战争。 列宁从帝国主义本质的分析出发所作的结论,已为历史所证实。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又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仍不断发展,伊拉克的战争就是明显的例证。当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前世界形势的主流。但不平衡规律和帝国主义的理论与现实仍客观存在。人们必须提高警惕,致力于和平和发展,力阻新的战争危机的爆发。 (四)怎样看待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是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课题。任何事物都要经过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它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由一般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现在已发展到最高级、最成熟的典型时期。 一方面,生产社会化不断发展和私人占有的矛盾不断尖锐化,另一方面,市场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所体现的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大的垄断形式的跨国公司加快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加速技术垄断的进程,现代新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新变革,实现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美国的新经济持续十年实现经济增长等等,说明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生命力。 但是它所面临的许多严重的社会矛盾,在资本主义前提下是无法解决的。资本主义终将为社会主义所取代,仍然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列宁说:“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或者更确切些说,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就是说帝国主义最后终将灭亡并过渡到社会主义。这种“垂死”,这种“过渡”,正如前文所引,列宁也认为可能要保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有人说,帝国主义现在是“垂”而不“死”。 把“垂死”作为就要死亡来理解,这就太绝对化了。须知:这要有一个“过渡”,要有一个过程,“垂死”是一个趋向,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当生产关系某些方面还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时,它就不会马上灭亡。但是垄断资本主义最后终将灭亡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最终必将为历史所证实。西方学者也是这样看的。 例如,美国纽约大学政治学系教授贝特尔•奥尔曼认为,在全球范围内,西方正在逐渐失去它赖以生存的条件,因而不可避免地在走向衰亡。二战以后,尽管资本主义国家提出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了种种舆论宣传,使人们不再专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病;但是通过对资本主义及其500年历史的研究,以及以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为例,对资本主义近几十年的发展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当今资本主义正在走向崩溃。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现在还有帝国主义吗、搜狗现在还有帝国主义吗、360现在还有帝国主义吗 |
二、帝国主义指哪些国家
美国:托拉斯帝国主义 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英国:殖民帝国主义 法国:高利贷帝国主义 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日本: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①泛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倾向具有这种倾向的国家称为帝国主义国家制订和执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的主要政治军事首脑称为帝国主义者②特指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帝国主义指哪些国家、搜狗帝国主义指哪些国家、360帝国主义指哪些国家 |
三、帝国主义的内容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一)列宁对资本主义经济阶段的划分,是在理论上的重大发展,对于分析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有重大指导意义。马克思的时代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时代,但至20世纪初,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列宁根据大量的实际经济情况,经过分析研究,提出了垄断代替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已进入垄断阶段、也就是最高阶段的新理论,这实质上是对《资本论》的进一步运用和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两个不同发展阶段作了科学而正确的划分,对于研究当代现实存在的资本主义经济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当然,20世纪末以来,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进入信息时代,社会、经济、政治,以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 例如,一般垄断已发展为“特殊垄断”和国家垄断,国家垄断又发展为国际垄断,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影响。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又有了新的重大的发展。但这些实际情况同时也说明:垄断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只是发展程度有所不同而已。马克思预示了自由竞争必然发展为垄断,列宁也预示了一般垄断、金融寡头垄断必然发展到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 列宁在本书中所提出的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不仅正确地分析了当时的一系列经济问题,就是对现在资本主义垄断的高级阶段,仍然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有人提出:典型的资本主义是什么?是自由竞争阶段还是垄断阶段?实践证明,成熟的自由竞争阶段的资本主义在英国只存在了100年左右就发展到垄断阶段;而垄断资本主义在主要国家占统治地位现在也已100年以上,而且还有生命力,不断向前发展。 可以说,垄断阶段是自由竞争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而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是分析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是《资本论》在新阶段的进一步运用和发展,也可以说是《资本论》的续篇。 (二)金融寡头和资本输出理论科学说明了国际资本流动现象。列宁提出: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相结合形成金融寡头,既控制着工业经济又控制着国内政治;资本输出既促进了输入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又加强了剥削和压迫等。随着现实经济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级的金融寡头大财阀的出现,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遍布全球,在各国国内资本市场的基础上同时产生了国际资本市场。 过去,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现在则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例如,前几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出现,其破坏程度远非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所可比拟。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反映了垄断最新最高阶段出现的新问题。列宁有关金融寡头垄断和资本全球流动等理论,是研究世界资本市场和世界性金融危机等问题重要的理论指导。 (三)列宁在本书中揭示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但并未明确指出必然发生战争,只是指出使和平遭受破坏,这种写法是“伊索寓言式”的。但是在第二篇《序言》中就明确指出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与帝国主义战争的必然联系。不平衡规律证明:不管它是从经济上对世界市场已经瓜分完毕,还是从政治上对殖民地等领土已经瓜分完毕,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市场和攫取更多的殖民地,必然要发生帝国主义侵略战争。 列宁从帝国主义本质的分析出发所作的结论,已为历史所证实。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又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仍不断发展,伊拉克的战争就是明显的例证。当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前世界形势的主流。但不平衡规律和帝国主义的理论与现实仍客观存在。人们必须提高警惕,致力于和平和发展,力阻新的战争危机的爆发。 (四)怎样看待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是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课题。任何事物都要经过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它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由一般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现在已发展到最高级、最成熟的典型时期。 一方面,生产社会化不断发展和私人占有的矛盾不断尖锐化,另一方面,市场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所体现的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大的垄断形式的跨国公司加快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加速技术垄断的进程,现代新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新变革,实现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美国的新经济持续十年实现经济增长等等,说明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生命力。 但是它所面临的许多严重的社会矛盾,在资本主义前提下是无法解决的。资本主义终将为社会主义所取代,仍然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列宁说:“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或者更确切些说,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就是说帝国主义最后终将灭亡并过渡到社会主义。这种“垂死”,这种“过渡”,正如前文所引,列宁也认为可能要保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有人说,帝国主义现在是“垂”而不“死”。 把“垂死”作为就要死亡来理解,这就太绝对化了。须知:这要有一个“过渡”,要有一个过程,“垂死”是一个趋向,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当生产关系某些方面还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时,它就不会马上灭亡。但是垄断资本主义最后终将灭亡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最终必将为历史所证实。西方学者也是这样看的。 例如,美国纽约大学政治学系教授贝特尔•奥尔曼认为,在全球范围内,西方正在逐渐失去它赖以生存的条件,因而不可避免地在走向衰亡。二战以后,尽管资本主义国家提出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了种种舆论宣传,使人们不再专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病;但是通过对资本主义及其500年历史的研究,以及以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为例,对资本主义近几十年的发展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当今资本主义正在走向崩溃。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帝国主义的内容、搜狗帝国主义的内容、360帝国主义的内容 |
更多关于什么是帝国主义 |
---|
更多相关:百度什么是帝国主义、搜狗什么是帝国主义、360什么是帝国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