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郭嘉是谁
(写完了才看到篇幅太长了,希望楼主耐着性子看完,完全手打,没有任何抄袭或者拷贝嫌疑,在这里我用力的鄙视下那些一回答问问就开百度的人,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百度一翻,出来了多字,支持手打。)看你们大家讨论得这样热烈,我也来凑下热闹。 首先,楼主已经限制了问题的答案不能回答诸葛亮,那么我就不回答这问题,我只这样说,曹操依靠郭嘉之力一统北方,后来马超之乱又是依靠贾诩,可以这样说,郭嘉和贾诩两个人对曹魏的建立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少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我敢说,三国鼎立时期,蜀国和魏国的综合实力差距至少可以缩短5到8年。说了两大谋士,还得说说一大功臣,荀彧,字文若。 早期就跟随曹操,大家都看到曹操带着大把的武将谋士东征西讨,那是多么风光,可是每次曹操出征在外,老家得留人吧,别的不说,就说许昌的汉献帝就太不让人省心,那么曹操是把谁放在自己的大后方,好让自己无后顾之忧呢?答案就是荀彧。 说了曹魏,现在来说下蜀汉,刘备前期的落魄,我都不忍心提了,3个字—流浪汉(请各位大大不要骂我),我们来看下刘备走过的路,平原开始,然后到了徐州,好不容易有人让了个地盘吧,又不好好珍惜,被吕布偷走了,这时候我们的皇叔不得已到了曹操家—许昌,也就是在这里认祖归宗了,吕布死后,刘备又会到徐州,不过这次运气没那么好了,曹操亲自带兵把他给赶走了,这次败得那个叫惨啊,结义兄弟失散不说,老婆孩子都顾不上了,匆匆忙忙逃到了河北袁绍那里去保命了,你既然投奔了袁绍,就好好待着吧,偏又雄心不灭,要去汝南和兄弟们古城聚义,真不知道该感动还是该骂你,曹操知道刘备到汝南,又带兵打到汝南,刘备无奈,又一次出逃,不过这次他是把老婆,兄弟,小弟都带上了,逃到荆州,阴差阳错被发配到了新野,这里说发配我觉得一点不过份,新野,用我们现代的一个词来形容吧—国家级贫困县。 不过我们刘备老大生命中的第一次腾飞就是在这鸟不拉屎的贫困县,在新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2把火烧得曹仁,夏侯敦硬是没找着北。诸葛亮的出现,彻彻底底改变了刘备的恐曹症。如果说郭嘉助曹操一统北方是天下奇功,贾诩助曹操破西凉锦马超是神来之笔,那么诸葛亮帮助刘备从新野一个小小的新野发迹,荆州,益州,一直到后来的蜀国,诸葛亮的功劳用盖世奇功来形容,我觉得一点也不过份。 如果说真如楼主所说,诸葛亮只是搞搞内政还行的话,那么从新野到荆州,再到西蜀,然后到汉中,再到最后的六出岐山,虽然说不是算无遗策,但是至少没用中过某某人的计。或许三国志里面的诸葛亮是被神化了的人物,但是我有这样一个想法,为什么诸葛亮会被神化?那是因为诸葛亮完全有这个本钱被神化。所以在后世流传的智慧代言人是诸葛亮,而不是郭嘉,也不是贾诩,更不是荀彧。 如果非要在这几个人当中排个名次,诸葛亮当之无愧在榜首,然后我选王佐之才荀彧,然后是鬼才郭嘉,至于毒士贾诩,我并不打算把他排进前无,我觉得贾诩虽然聪明过人,不过这人的人品真的不值得称赞,无论他在谁手下做事,无论他献什么计策,首先他想到的绝对是要对自己没有一点点害处,所以我不把贾诩放在诸葛亮和郭嘉一个档次上,这纯属个人偏激观点,请各位成熟人士切勿模仿。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郭嘉是谁、搜狗郭嘉是谁、360郭嘉是谁 |
二、网上说郭嘉是什么梗
周瑜: 众志成城特攻特防逆境(这种靠的就是炮灰多,主兵力比别人少形成多次逆境,造成夹击) 众志成城步攻步防逆境(其实步兵很犀利,谁叫特种都是最后才打它) 特攻特防步步破竹特攻特防破釜壁垒(炮灰只给很少,主兵力压制型,专破特种,但是蹲军机不太方便) 目前周瑜最实惠路线1,某兵种攻防同仇满弦流星 郭嘉: 众志成城特防同仇运筹(让防御变态到底,吴国用最好,魏国可把特防改成步防,) 众志成城逆境同仇运筹(无兵种限制,就是欺负兵多的逆境将) 陈宫: 运筹众志成城特攻特防(专搞双打兵将) 运筹特攻特防逆境移花(逆境破兵力压制,移花抢先手) 运筹特攻特防移花流星(吴用特防,魏用特攻) 运筹移花骁勇武器专精流星满弦(这个要注意,没有强9以上装备情况下骁勇收益大于武器专精,没兵种限制,可以灵活克制,个人建议你可以走这种好玩的路线)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网上说郭嘉是什么梗、搜狗网上说郭嘉是什么梗、360网上说郭嘉是什么梗 |
三、郭嘉是什么梗
郭嘉郭嘉是被颖川才子苟遇推荐给曹操的。有王佐之才的苟遇高风亮节,为曹魏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苟遇之于曹操就像萧何之于刘邦。苟遇有着杰出的行政才能,但同为颖川人的郭嘉没有。郭嘉少时埋头苦学,不大与周围的人来往,所以时人知之甚少。这一点和诸葛亮出山之前相似。但苟遇知道他,所以把他推荐给曹操。 曹操很幸运,他得到了好几个能够真正为他运筹帷幄的人。曹营谋士的水准绝对高于蜀汉和东吴,曹操收罗了一大批当时绝顶的智谋之士,而唯独漏掉了周瑜和诸葛亮(当然东吴还有一个陆逊,那是稍晚一点的),可偏偏就是这两个人,一个在赤壁火烧了他的二十多万大军,一个用疑兵战术把他赶出了汉中,让他统一无望而从此天下三分。曹营的谋士有很多都是特色鲜明的杰出人物。郭嘉被苟遇推荐给曹操后,深得曹操的赏识。 而曹操特别欣赏郭嘉,除了郭嘉相当擅长战略分析看问题意味深远视觉独特之外,还有其他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郭嘉性格和曹操有相似的一面,外表豪放而心思细密。被曹操成为“最达孤意”。另一点是郭嘉比曹操小了十几岁,是晚一辈的,而其余的几个人如苟遇、苟攸、程昱、贾诩都和曹操年纪相仿,曹操本有意托孤于郭嘉,遗憾的是他过早的死去了。否则后来的司马懿就不会那么轻易得手,这是后话了。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胸中藏经史,腹内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郭嘉之为人大概也不是那种圆通而八面玲珑的。只把他和范蠡、陈平相比,而不比张良,“张子房青云之士,诚非陈平之伦。”郭嘉和程昱常常并列,史载程昱“性孤僻,与人多失”。我想郭嘉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或许这是长于战略分析判断的他养成了勤于思索而且是长时间的沉思而与周围的人相交过少造成的。 说他”豪杰冠群英“,大概是他和曹操一样外表豪放洒脱。而曹营其他的几个谋士如苟家叔侄、程昱、贾诩则没有豪杰的”称誉“。虽为书生出生却有英豪之气,这一点大概和陆逊有些相似,当然是指意气神采而言。陆逊出将入相,能独立统兵作战,程昱也能带兵。这似乎也是郭嘉的一个缺陷,意气有余而行动不足,但尽管行动不足却决不是纸上谈兵。郭嘉缺乏统兵作战驰骋于沙场的能力,而且也缺少行政才能。前者不如陆逊、程昱,后者不如苟遇。 但没关系,这并不影响他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他于战略判断上思路之清晰为三国罕见。赤壁大败后曹操曾哭祭郭嘉,“郭奉孝若在,必不教吾有此败。”有缺陷才显得可爱而让人产生亲近感。不像诸葛亮和周瑜太过完美而让人仰视,诸葛太过智慧,而周郎又太过倜傥。郭嘉是性情中人。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郭嘉是什么梗、搜狗郭嘉是什么梗、360郭嘉是什么梗 |
更多关于郭嘉是谁 |
---|
更多相关:百度郭嘉是谁、搜狗郭嘉是谁、360郭嘉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