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心灵精彩人生
领您探索喜怒哀乐

元宵诗词-元宵节古诗词100首

发布日期:2020-02-24 10:08 作者:九个人生网

一、元宵诗词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5、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6、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7、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8、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9、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0、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11、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12、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13、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14、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15、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6、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7、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18、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9、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20、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21、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22、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23、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24、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5、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26、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27、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一元宵诗词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元宵诗词搜狗元宵诗词360元宵诗词

二、最美元宵节诗词

关于元宵节的现代诗歌

我迷失在灯火深处。。。。。。

只因那各式的花灯,

有趣的灯谜;

更多的是那熙熙攘攘的人群,

动人的音乐,

迷人的笑颜,

还有那。。。。。。

喔,

那就是圆月,

就是希望,

就是梦想;

远处又响起了爆竹声,

天空中炫丽的烟火组成各种图案,

人们的欢声笑语,

一切的一切,

仿佛都在欢庆,

在宣示,

在吟唱;

龙年的正月十五,

正绽开希望的花朵,

我迷失了,

沉醉了,

因为我获得了幸福,拥有了更好的希望,

在成功的道路上我又前进了一步,

我的心动了,醉了,

我彻底迷失在那灯火深处。。。。。。

年很快就结尾了

在鞭炮声中

隆重登场

又在鞭炮声中

匆匆离去

同行的

还有各奔东西的亲人

聚就是散的开始

淡忘的孤独

更加深沉

来自分别的苦

散落的话

不真实

脚下没有故乡的老根

圆还在锅中翻滚

白色的内心

无形无名

包裹各色辛勤

生出酸甜

那时光

不要在人生叹息中漂白

《元宵节的思念》

十五的灯笼挂满谜语

就像你留下的回首

千头万绪

月光借绿风绽放色彩

礼花的热情重燃记忆

对你的思念澎湃心曲

似春的萌动给元宵节点亮灯火

那年的汤圆包尽所有的甜蜜

从此在心底无法忘记

祈盼相聚

旱船里有你的影子

绣球上有你的名字

灯笼里有你的眼神

高跷上有你的心气

今夜用相思纤长月光

思念用柳叶剪成画面

就用礼炮的轰鸣

呼唤你的名字

让心随狂舞的狮子眺望

思念不改

在枝头依然萌生着希望的嫩芽

把大地洒满一路的欢笑

就让笑声穿越世纪

似银河的守候

千年

碰撞在今宵的团聚

元宵

窗户和墙壁使严寒不得

入室,只得如游魂无语吧?

爆竹声声,却毫无阻挡地

闯了进来,惊醒梦靥中的我,

使劲揉去眼帘上的警器血光。

今天好日子,元宵节快乐!

巢湖故乡正月十五叫小年。

而今已被异乡改称成元宵节,

却无望地怀念母亲捞的元宵。

便想到初四回过的故乡了:

合芜高速上的车一将试刀山

冲破成隧道而出,小山村

便以惊喜击伤我的乡愁。

七年后重逢的大侄女做新娘了,

老屋墙上仍挂着我的老照片,

拜谒宗祠里的状元李黼公像,

没来及去青山坡上的父母坟茔,

匆匆地将自己又投入乡思里。

穿衣吃饭读书问候亲友。

送儿子小学最后学期开学报名,

然后陪她去逛街进服装店,

进折价书店摸摸还嫌贵的书。

闹市区人潮如流中随意地游动,

最后空空两手知足地敲响家门。

我的人生太蜗居于书斋,

周围的市民生活太庸碌普通。

我不该昨夜上网熬得太深,

更不该学张生翻墙眺望西厢。

穿衣吃饭读书问候亲友:

今天好日子,元宵节快乐!

最后一首我认为写的最好。就元宵那个。

元宵快乐——原创

万盏街灯灿若烟火

今夜无眠

在时光里远去了流年

我徘徊在静静的街头

倾听每一个

从身边淌过的热闹

元宵的笑脸

在空中一次又一次回荡

那些瞬间的美丽

排山倒海般的前赴后继

响彻了整个龙年

摘下一盏

小小的花灯

在长街里徜徉

把祝福送给每一个

路过的人

元宵快乐

热闹依旧

隐入人群

快乐在喧嚣的背后

月色在灯火里阑珊

元宵快乐

划旱船

踩高跷

唢呐齐鸣彩绸飘

耍绣球

秀舞蹈

锣鼓喧天响云霄

燃灯笼

放鞭炮

仙女散花冲天笑

观星明

赏月皓

大年夜色分外娇

看节目

吃元宵

阖家团圆乐逍遥

杨吐绿

桃含苞

金鸡报晓春来早

《元宵节的一夜》(你也没说清楚是什么内容的,我就以爱情来写了)

于花火骤殒间映出的脸

只消一眼,

便成了永恒。

于炮声溃耳间听到的笑

划过耳边,

恍若隔世的记惦。

元宵节的夜幕那么神秘,

寥寥寒星中,

找寻属于我们彼此的

轨迹。

不经意间

抚摸到一个梦。

在时间的无涯荒野里,

悄悄老去……

二最美元宵节诗词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最美元宵节诗词搜狗最美元宵节诗词360最美元宵节诗词

三、元宵节古诗词100首

描写春节的诗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融情入景,寓意深刻。

描写春节的词

念奴娇

宋秦观

千门明月,天如水,正是人间佳节。开尽小梅春气透,花烛家家罗列。来往绮罗,喧阗箫鼓,达旦何曾歇。少年当此,风光真是殊绝。

遥想二十年前,此时此夜,共绾同心结。窗外冰轮依旧在,玉貌已成长别。旧著罗衣,不堪触目,洒泪都成血。细思往事,只添镜里华发。

这首词没有收录宋词三百首中,因此找不到其赏析。个人认为本词上阕春节气氛浓烈喜庆,而下阕追忆往事有些忧伤,但拐弯并不显突兀,反而显的对比鲜明,从另一角度写的春节。本整体文笔细腻,是一首不错的宋词

描写元宵节的诗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我国素有元宵赏灯的风俗。崔液组诗《上元夜》七绝,共六首。描写当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繁华景象。据刘肃《大唐新语》记载“神龙唐中宗年号之际,京城正月望日即十五,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车马喧阗,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竞夸。

文士皆赋诗一章,以记其事。作者数百人,唯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郎郭利贞苏、郭之作皆五律、殿中侍御史崔液为绝唱。”这是崔液所作赏灯诗六首中的第一首。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玉漏银壶”,计时的器具,古代以漏刻之法计时,具体方法是用铜壶盛水,壶底打通一小孔,壶中立刻度箭,壶中的水逐渐减少,箭上的度数就依次显露,就可按度计时,击鼓报更。

元宵夜尽管解除了宵禁,但长安城的钟鼓楼上,仍旧按时报更人们听了,都嫌时间过得太快,怕不能玩得尽兴,于是说滴漏箭壶,你不要这样一声比一声紧地催促呀,也不要过得那么快,今夜的城门要一直开到天亮呢上句写出了人们“欢娱苦日短”的感慨,下句是说在此太平盛世,应该通宵尽兴。

吃过晚饭,打扮一新的人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迫不及待地早早走出家门,三五成群相邀着、呼唤着、嬉笑着,涌出巷口,融入大街,汇进似潮喧闹欢腾的人流。人们兴高采烈地燃放烟花爆竹,挥舞狮子龙灯,观赏绚丽多彩的灯火,评论着、嬉戏着、赞叹着。越看越高兴,越玩越兴奋,“莫相催”。

衬托出气氛之热烈,景色之迷人、“彻明开”既写出了元宵节通宵达旦闹花灯时间和程度,又写出了人们高涨而持续的勃勃兴致。

接着连用两个问句“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谁家”、“何处”,实际是指家家、人人说明万巷皆空的盛况。这包括了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形形色色的各类人。因而,“谁家”“何处”这四字包涵的内容实在太多,它把人声鼎沸、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闪烁,繁华似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语道尽

描写元宵节的词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车马、鼓乐、灯月交辉成人间仙境,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

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

此词极力渲染元宵节观灯的盛况。先写灯火辉煌、歌舞腾欢的热闹场面。花千树,

星如雨,玉壶转,鱼龙舞。满城张灯结彩,盛况空前。接着即写游人车马彻夜游赏的欢

乐景象。观灯的人有的乘坐香车宝马而来,也有头插蛾儿、雪柳的女子结伴而来。在倾

城狂欢之中,词人却置意于观灯之夜,与意中人密约会晤,久望不至,猛见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结尾四句,借“那人”的孤高自赏,表明作者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品

格。全词构思新颖,语言工巧,曲折含蓄,余味不尽。

三元宵节古诗词100首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元宵节古诗词100首搜狗元宵节古诗词100首360元宵节古诗词100首
更多关于元宵诗词
更多相关:百度元宵诗词搜狗元宵诗词360元宵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