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得其所的意思
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我初中时也学过这篇课文 各得其所的含义是每个人都得到满足当然这是成语的本意 而文中具体是指儿子能体验到小路的美丽,得到了满足 而“我”的母亲在我的背上因为文中说“我”背了母亲也能像走大路一样舒适,也得到满足 因而说各得其所 且文章体现的是浓浓的亲情 如还有问题可以追问只是我手头无教材不太方便也可以查阅参考书 亲希望有帮助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各得其所的意思、搜狗各得其所的意思、360各得其所的意思 |
二、各得其所的造句
班主任很善于发扬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 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权利,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各得其所。 晚饭后,爸爸打电脑,妈妈看报纸,我在看电视,我们各得其所,互不打扰。 车开了经过短暂的紊乱后人们又各得其所的在自己位置上坐定下来如此甚妙我们洗耳恭听。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各得其所的造句、搜狗各得其所的造句、360各得其所的造句 |
三、安得其所什么意思
欲:想要得到;需要。 作品原文: 《心术》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馀勇,欲不尽则有馀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馀矣。 作者简介: 苏洵(年-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安得其所什么意思、搜狗安得其所什么意思、360安得其所什么意思 |
更多关于各得其所的意思 |
---|
更多相关:百度各得其所的意思、搜狗各得其所的意思、360各得其所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