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心灵精彩人生
领您探索喜怒哀乐

骈文-写人或者写景的骈文

发布日期:2019-11-19 02:42 作者:九个人生网

一、十大骈文名篇

《哀江南赋》是南北朝时期庾信所写的一首赋,用来伤悼梁朝灭亡和哀叹个人身世,以其独特格局,陈述梁朝的成败兴亡、梁朝腐朽无能,侯景之乱和江陵之祸的前因后果。文字真实、凄婉而深刻。其格律严整而略带疏放,文笔流畅而亲切感人, 并如实地记录了历史的真相,有“赋史”之称。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

一十大骈文名篇

二、仿写骈文写景200字

蝴蝶兰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盆蝴蝶兰看作一只只粉红色的蝴蝶,仿佛成群的蝴蝶栖息在细长的花枝上。我走近细看,只见每一片扇形的花瓣像鲜奶浸过般润滑,薄薄的花瓣上有细小的纹路。这里展出的蝴蝶兰有白的和粉红的,粉红的虽不像大红的那样热情奔放,但它像害羞的少女脸上泛起的红晕,妩媚而自然。

二仿写骈文写景200字

三、写人或者写景的骈文

与朱元思书

登大雷岸与妹书

《滕王阁序》

读音:[ pián wén ]

释义:文体名,与散文相对称。也叫骈体文。因其字句皆成对偶而得名,其以四字六字与四字六字相对为基本句法者,别称四六文。

写法:其句多四六对仗,故又称四六文或四六、骈俪、骈体等,具骈文要点而有押韵者称骈赋.该文体在文学史上评价不高主要因为后期华而不实,适于写景而不适于说理。

骈文形式: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中国的散文从汉代到六朝,出现了“‘文’‘笔’”之辩。

骈文的分裂:

文笔分裂后,骈文就成为和散文相对举的一种文体。盛行于六朝,代表作家有徐陵、庾信。中唐古文运动以后,稍告衰落。在元明两代成为绝响,至清初,作者接踵而起,以清末王闿运为最后一个作家。

引证解释:

文体名。指用骈体写成的文章,别于散文而言。起源于 汉 魏 。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易于讽诵。迨 南北朝 ,专尚骈俪,以藻绘相饰,文格遂趋卑靡。 唐 代以来,有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者,称四六文,即骈文的一种。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十章第二节:“ 南北朝 时期,骈文盛行。这种文体讲求对偶和声律,使用很多典故,堆砌词藻,意少词多,在表达思想内容方面受到很多限制。

三写人或者写景的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