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科冷门专业但前景好
文科专业的名字听起来确实诱人:经济学、金融学、法律、工商管理、新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后,经济金融的到银行,工商管理的到工商局和大企业,法学的当律师,新闻的做记者,国贸的搞外贸 这些都是热门的 你可以学习心理学、小语种等冷门专业,以后就业会好的 地理学、历史学、地理信息科学、文物保护工程等专业大多文理兼收。从长远考虑,这几个专业在就业方面还是很有前途的(因为2017年之后高中将实行文理不分科的模式,地理和历史教师会有很大的缺额)。以上所言,仅供参考。
|
二、学文科后悔
一般来说,我总是鼓励那些对专业没兴趣的学生一方面寻找自己的兴趣,一方面尝试培养对已经开始读的专业的兴趣。一个人对自己的专业喜欢与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我发现,学生受老师影响很大,如果遇到较有启发性的良师,往往能刺激学生的求学好奇心。另外,对有些课业如果你有特别的天赋,即便是很难的课,你学起来也很轻松,那么你也不会不喜欢。 自己喜不喜欢只有自己才会知道。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否喜欢一件事,我觉得这样的情况还是乐观的,因为要一个人去喜欢一件事情是可以慢慢培养的,但不喜欢一件事情是不需要培养的。我很讨厌的事情我一看到就知道我不会做,所以我觉得,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没有反感就可以慢慢地培养兴趣。你也可以看看你的专业有没有什么你特别喜欢的领域,多做一些尝试,试试与本专业相关的跨学科领域,慢慢就你会找到自己的兴趣。 如果你进入一个系学习,又没有觉得不喜欢,我想你总会在这个专业中找到一部分你喜欢的东西。比如你在心理学系学习,但是你很喜欢计算机,那么你可以去学习用户界面设计,通过尝试跨学科的学习,把两个专业结合在一起,我相信这是可行的办法。 关于在专业上的发展,我觉得首先不要把专业当作职业。比如说,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可能做很多职业,例如:测试工程师、程序员、技术支持专员、产品经理、解决方案专员……你应该先找到一个你向往的职业,然后再去了解从你现在的专业如何能够进入这个职业。我建议你多去公司咨询,寻找打工的机会,问问你的朋友、师兄等等。 一个人的兴趣当然可以培养,大至棋王林海峰、音乐家马友友、运动员姚明等的养成,小至一般人自娱的嗜好,都和先天才情、后天努力及从环境中获得的支持有关。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凡事鼓励孩子尝试的态度就提供了培养兴趣的最佳养分。 就算前面说的都对你没用,你最好的路应该还是读完你现在的日本学校。毕业后,还有很多不同的就业机会可以又利用到你的专业而且你对工作又有兴趣,而且也会有很多机会可以转行。不要认为你的专业就固定了你一生的道路。 所以我认为一个自信、虚心、有良好出发点和动力的人完全可以培养出自己的兴趣,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培养自己兴趣的动力。 上面是李开富的话. 我觉得你不要怨天尤人,如果你真的钻进去就好了 如果当初没兴趣你就不会选择经济学专业对吧 就跟你为什么不去选择踢足球做职业选手一样, 你还是有兴趣的,只是你嫌经济学的繁琐和模型,太让你头疼,磨灭了你的兴趣 如果你在经济学上找到了实现自己价值的点,相信你会发现事情不是那样的 而且如果你连这个专业都学不好,学其他也不是还是一样的啊
|
三、为什么文科生不好就业
社会科学方面的东西,是个人人就能插一嘴,尤其是中文。别人没学过的都能夸夸其谈,何必要你这个学了四年才能谈的呢? 学理的就不一样了,人家有技术之余,还能在你的社会科学上插一嘴。重点就是:人家有一技之长。 学社会科学的人有什么一技之长?不就是给别人找毛病找问题,还要论证给你看:你真的有问题么?谁喜欢天天找一堆人在身边给她说这里不对那里不好的。就算要也是一两个就够了。注意~这一两个还不是用来提意见的,是用来长领导的脸面的。潜台词就是:你看,我多民主我多大度我多自信。这么个善于挑毛病的人在我身边,都找不到我什么不好,我这个领导干的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