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孩腹泻怎么办
幼儿患上秋季腹泻怎么办 炎炎盛夏过去了,又到了小儿秋季腹泻好发的时节,你的宝宝有没有出现腹泻的症状?是否诊断为小儿秋季腹泻?该如何治疗,又该如何预防小儿秋季腹泻呢? 秋天患的腹泻就是“秋季腹泻”吗? 秋冬季患腹泻的婴幼儿中,40%~70%都是由轮状病毒(因其外形酷似车轮而得名)感染引起的,20左右为其他细菌引起,由于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腹泻发病率高,因此,秋冬季发生的腹泻应多考虑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病者多见于3岁以下尤其是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 宝宝因何感染轮状病毒? 小儿秋季腹泻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隐性感染者及带病毒者,因为急性期患者头2~4天内的大便中含有大量轮状病毒,如果婴幼儿不慎接触并进入消化道内,就会引起急性肠炎,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病从口入”。由于6个月~1岁半的婴幼儿胃肠功能较弱,抗轮状病毒的抗体水平降低,免疫功能不完善,因而最容易感染这种病毒而发病,而6个月以内的婴儿有来自母体和母乳中的抗体,所以不易发病。 秋季腹泻有哪些症状? 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涕、咳嗽、发热(一般为38℃~40℃)、咽部疼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些病儿伴有呕吐及腹痛。 发病一天后,病儿出现腹泻,轻的每天5~6次,重的每天十多次。大便为黄稀水样,或鸡蛋花汤样,排便急,量多,较大幼儿大便可呈喷射状,便内无脓和血。大便化验正常或有少许的白细胞。 由于病儿频繁腹泻与呕吐,食欲低下,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严重的可出现电解质紊乱,病儿的症状可有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哭闹,以及精神不振、嗜睡等。甚至危及生命。 得了秋季腹泻怎么办? 婴幼儿秋季腹泻严重者,如伴有高烧、吐泻频繁、合并脱水现象时,应及时到医院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口服补液或者是静脉输液来给孩子补充身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以防病情进行性加重。 对于病情不重的患儿,父母可遵医嘱给病儿服用对症止泻药、肠黏膜保护药,如斯密达,以及恢复肠道生态平衡药,如双歧杆菌、培菲康、丽珠肠药等。 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秋季腹泻的病程一般在5~8天,届时即能自行好转治愈,父母只要让孩子遵医嘱吃药,多饮水,并给孩子补充高营养、高维生素、好消化的食物,保持一定量的尿量,一般来说,就可逐渐治愈。 如何预防小儿秋季腹泻? 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 1、引导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喝生水,不乱吃不洁净的食物。 2、给宝宝吃隔夜的或不新鲜的食物。 3、对宝宝的饮食用具,如奶瓶、汤勺等,在每次用前和使用完后都应该用开水洗烫,最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 4、处在哺乳期的母亲应注意乳房的清洁,勤换内衣,减少宝宝感染病毒的机会。 5、宝宝的玩具也应该经常消毒。 6、保持居家环境的清洁,不留卫生死角。 7、加强宝宝的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 8、要使宝宝远离有急性腹泻的患者。 患儿的家庭护理 补水——还要防止宝宝出现脱水现象。可以给患儿饮葡萄糖盐水,1升水里加葡萄糖3汤匙约50克)、盐半茶匙约2克)。父母一时找不到葡萄糖,也可以用普通白糖代替。或服用新配方的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克、枸橼酸钠29克、氯化钾15克、无水葡萄糖20颗,加水至毫升。 饮食——要调节好患儿的饮食。病情轻者或重者均不必禁食,只要孩子有食欲就可鼓励其进食。急性期可减少哺乳的次数,缩短每次哺乳时间,可吃牛奶加等量米汤等。病情较重伴脱水者应到医院及时就诊。患儿营养好转后,可逐步恢复饮食,进食必须由少到多,由稀到浓,切不可操之过急。 保暖——除调整饮食外,还要注意患儿腹部保暖。秋季气候渐渐转凉,患儿由于受病毒侵犯,其肠蠕动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凉则肠蠕动更快,将加重腹泻。父母可适当地用热水袋对宝宝腹部进行热敷,也可帮宝宝揉肚子,以缓解其疼痛。 护臀——还应保护好患儿的臂部。因便次增多,肛门周围的皮肤及黏膜必定有损伤,患儿便后要用细软的纱布蘸水轻洗,再涂些油脂类的药膏,婴儿要及时更换尿布,避免粪便尿液浸渍的尿布与皮肤摩擦而发生破溃。患儿用过的东西要及时洗涤并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反复交叉感染。 《母子健康》爱心提示 孩子出现腹泻症状,父母要及时带孩子就医,不要延误治疗,因为重症小儿秋季腹泻过程中可合并有肝脑综合征、中毒性脑炎、心肌炎、直肠出血和肠套叠等并发症,不及时就医可能出现危险。 文穆舒 指导专家北京儿童医院教授王燕霞 本文由《母子健康》提供
|
二、1岁宝宝止泻最快的方法
小儿拉肚子有寒热之分。如果宝宝大便呈绿色状,这是感受风寒,凉了肚子。此时给宝宝喂午时茶并在肚脐贴宝宝一贴灵。如果大便呈黄色并伴有果冻状或鼻涕状,这是肚子有炎症,也就是所谓的肠炎。此时把香莲丸碾碎喂宝宝吃。这个药是中成药,很苦。但治疗肠炎、痢疾效果特别好。九个月的小孩一次只吃两粒。另外在宝宝长时间拉肚子的时候要注意给宝宝补充点葡萄糖,防止脱水。祝宝宝早日康复!
|
三、小孩儿腹泻怎么办
拉肚子只是症状,确定原因、对症调理才是根本。 1,着凉,如吹空调、喝冷饮、吃冷食、淋雨、睡着后肚子受凉等等。红糖水热敷腹部。 2,积食,由于胃肠道有了积滞,其功能为了排出积滞,就以泻肚的表现来表述其症结所在。这样的情况,就予以泻肚,一天之内大便3、4次为标准,这是中医的“通因通用”。道理类似于妇科子宫出血是因为有了淤血,清宫后自然就会止住。 3,伤食,就是吃的不合适。服用整肠生。 4,一般不用抗生素。 5,如果有脱水情况,就得点滴补液。 6,忌口肉蛋奶、油腻、冷饮冷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