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容易出汗是什么原因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引起重视。以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盗汗 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患者者。 战汗 即全身战栗后汗出,是热性病过程中正邪抗争的一种表现。如战汗后热退,脉静身凉,表示邪去正安,元气恢复,是一种好现象。若汗出后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表示正不胜邪,正气随着虚弱下去,则是危重症候。战汗多见于各种传染病的初、中期。 绝汗 指病情危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时有时无等危症,是阳气将绝之象,多见于心衰、虚脱的病人。 头汗 出汗仅限头部。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症和湿热症。若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则多为虚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额汗大出,是属虚阴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津随气而脱的危象。但小孩睡觉时也常常头部出汗,若无其他症状,则不属病象。 偏汗 俗称“半身汗”。它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皆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多见于风湿或偏瘫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此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过于紧张胸口出汗是思虑过度经常稍一动就出汗者,不是过于肥胖就是体质过于虚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带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带有一种特殊的肝腥味。 多汗药膳 1百合粥 功效润肺止汗、适用于肺热汗多。 材料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用法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 即可食用,吃饱。 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2黄蓍粥 功效固表止汗,用于表虚自汗。 材料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3浮小麦饮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 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用法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 浮小麦甘,凉。入心经。止汗。 4小麦山药汤 功效补气敛汗。 材料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用法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 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5参归腰子 功效补虚敛汗。主治病后虚弱而致的自汗或盗汗。 材料人参10克,当归8克, 猪腰子1个,姜、葱、盐适量。 用法将参、归切薄片,腰子去肾盂切碎, 与姜、葱、盐同放于盆内,加水适量,煮烂食之。 人参甘,平。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安神。 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 6生地黄鸡 功效滋阴止盗汗。 材料生地黄150克,乌肉鸡1只,饴糖100克。 用法将生地黄切碎与饴糖拌匀,放入鸡腹内蒸熟即成。 生地黄甘,寒。滋阴凉血。 乌鸡甘、平。 补虚劳亏损,治消渴,中恶心腹痛。 7黑豆小麦饮 功效祛风敛汗。 材料黑豆15克,浮小麦15克。 用法熬取二物汁液200毫升,加入糖调味频服, 每次服10毫升左右。 黑豆味甘,平。 补肾,明目镇心,久服,好颜色,不老。 止腹胀消谷。黑豆加甘草,大解百药毒。 8韭菜根汤 功效主治小儿盗汗自汗,手足心热。 材料韭菜根15根。 用法将韭菜根加水适量,煎服。 韭菜味辛、微酸,温、涩。 归心,安五脏六腑,除胃中热。 归肾壮阳,止泄精,暖腰膝, 治吐血、尿血、唾血、衄血。 充肺气。韭菜根治诸癣。 9泥鳅汤 功效多汗、自汗、盗汗等症。 材料泥鳅90克,食油适量。 用法用热水洗去泥鳅身上粘液,剖腹取内脏, 再用清水洗净,滤去水份,用适量油煎至焦黄, 再加水一碗煮熟可服。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容易出汗是什么原因、搜狗容易出汗是什么原因、360容易出汗是什么原因 |
二、超级爱出汗是什么原因
很多人经常容易出汗,稍微动动就出汗,所以很困惑,下面就∑謌特式╮眞愛→为大家揭开有关出汗的原因。 汗,几乎与你终身相伴。高温下体育运动和劳动,一日最多出汗量可达6—10升。所以,汗对人体至关重要,绝非“废物”。 汗是“散热器”。如果体内热量散发不出去,体温就会上升,而大汗一出,你的高烧立退。汗还是“水盐调节器”。它除含99的水分外,还有少量的盐分。因此汗有协助肾脏排泄废物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作用。汗还是“护肤品”。一点不出汗,你的皮肤就会干燥,因为汗液分解产生的弱酸性,有一定抑菌作用。 不过,汗出得太多,也预示着身体可能出了问题。有人说,不热不动也出汗。由于天气、环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属于静汗,而异常的静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盗汗等。不热、不运动就出汗,且容易疲劳、感冒、心慌,特别怕风怕冷,这叫自汗,是气虚的表现,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夜晚一睡着就出汗叫盗汗,是阴虚。这类人可多吃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另外,根据出汗部位的不同,也能辨识疾病。额头面部出汗过多,是积食的表现,减少食量、吃清淡饮食能缓解。手足心多汗,伴有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若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多属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要通便。心窝、胸口多汗,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常伴食欲不振、睡眠差,可通过如慢跑、太极拳等缓解。 而且,汗的一些表象如气味和颜色也有大讲究。汗味如果发腥,和热证或湿热证有关,一般属肝热。可用清淡饮食,或用中药菊花等泡水喝。有些人的汗液呈蓝色、青色、青绿色、红色或黄色等,叫做色汗。注射美蓝的人可出现蓝色汗液,青绿色汗的人要考虑钢中毒,红色汗的人可能服了碘化钾。 总之,一旦异常出汗的情况严重,应及时就医。如糖尿病、甲亢、高血压、充血性心衰、结核等,都伴随明显的相应症状,必须及时就医控制病情,而后多汗情况就能解决!∑謌特式╮眞愛→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超级爱出汗是什么原因、搜狗超级爱出汗是什么原因、360超级爱出汗是什么原因 |
三、一动就满头大汗是啥虚
不是的,是人体正常现象,冬天早上起来一杯热水就好了 我稍微动一动就满头大汗,脸上就象雨点似的。 出汗是人体因为周遭环境温度上升,为了不使肌体温度过高而出现问题,人体皮肤下边的汗腺分泌体液,使其蒸发带走体内过高的温度,从而保持体温正常的一种方式。 夏天气温高,从而影响人体内外部体温过高,器脏处于过高的温度中容易水肿,危机生命。因此夏天,人体会分泌大量的体液以保持体温的正常。 而有些人出汗多出汗少又跟很多原因有关。比如肥胖。体内脂肪,就像是保暖用的海绵,有很强的保温作用。而人体因为运动,也产生大量的热量,肌体内的脂肪正好阻碍了这些热量的散发。而身体为了尽快散热,所以采取大量出汗的方法散热。而偏瘦的人则不用这样。 但是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缺钙。不少人都知道,汗液中含有较多的氯化钠,出汗多应当补充食盐,但对出汗后应当补充钙却有所忽略。 据研究,每毫升汗液中含钙1毫克当量,在平时,每天由汗液中丢失钙仅15毫克并不十分重要,但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劳作的人员,每小时从汗液中丢失钙在100毫克以上,这个量几乎占总钙排出量的30%,很容易导致低钙血症,表现为病人手足抽筋,肌肉抽搐,长期钙缺乏会导致成人患软骨病,易骨折,以及经常腰背和腿部疼痛。 为了防止出汗后低血钙,高温作业者应当在生活中摄取足够的钙,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乳制品、绿叶蔬菜、鱼类、海产品等食物。维生素D有促进钙质吸收作用,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有鱼肝油、动物肝脏、蛋黄等。增加日光照射也可提高体内维生素D含量。 总之,夏天的时候,多运动运动,增强体质,就可以避免体虚多汗。 汗液是由汗腺分泌出来的。要知道,人体有两种汗腺:一种是大汗腺,分布在腋窝、乳房、肚脐、大腿跟和外阴部等处,开口于毛根附近。 另一种小汗腺分布在全身各处,开口于表皮。一个成年人约有200万——500万个小汗腺,平均每平方厘米就有120-130个。 汗液是无色透明的,其中水分占99%,还有1%的固体物,主要是氯化钠,以及少量的氯化钾和尿素等。在一般情况下,仅有少数汗腺参加分泌活动,所排出的汗液也不多,不易被人觉察。而在非常炎热的情况下,每小时排汗量可达15升以上。 出汗的作用不可小看。汗液蒸发时,可以带走比较多的热量,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汗液还可以使皮肤角质柔软,有滋润皮肤的作用。汗液中的乳酸能够抑制细菌的增长,防止皮肤病的发生,汗液还可以排泄代谢废物,调节人体水、盐平衡。 如果人体出汗过多,就会影响体内水盐平衡,比时就要喝一些淡盐水,及时补充水分和盐类。要记得哦! 在网上有人问我,老中医,你是不是医生啊?嘻嘻如假包换的哦。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一动就满头大汗是啥虚、搜狗一动就满头大汗是啥虚、360一动就满头大汗是啥虚 |
更多关于容易出汗是什么原因 |
---|
更多相关:百度容易出汗是什么原因、搜狗容易出汗是什么原因、360容易出汗是什么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