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滔滔不绝的绝怎么解释
读 音 tāo tāo bù jué 词 性 褒义词,形容口才很好,说话不间断 释 义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绝:完结。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说话很多,一说就是滔滔不绝,连续不断。 出 处 五代·后唐·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用 法 偏正式;作状语、定语;形容话多 示 例 叶紫《山村一夜》:“两线珍珠一般大的眼泪,便~地滚出来了!” “斡离不得汪豹献了李刘隘口,无人阻当,~,把十万大兵尽数渡了黄河。”
|
二、滔滔不竭和滔滔不绝的区别
滔滔不绝 ( tāo tāo bù jué ) 褒义词,形容口才很好,不间断 解 释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出 处 五代·后唐·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用 法 偏正式;作状语、定语;形容话多 示 例 叶紫《山村一夜》:“两线珍珠一般大的眼泪,便~地滚出来了!” 近义词 源源不断 反义词 张口结舌、哑口无言 歇后语 水库开了闸 灯 谜 浩浩荡荡 典故 “滔滔不绝”也作“滔滔不竭”。这个成语出自五代后唐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唐玄宗李隆基有个宰相叫张九龄,以善于言谈而出名。他见唐玄宗疏于朝政,就多次进言劝谏。张九龄主张任人唯贤,广揽人才,并设置了选拔人才的专门机构。每当他与宾客们谈论起经书时,总是“滔滔不竭”,意思是他说话像滚滚流水连续不断。后来由于得罪权贵李林甫,张九龄被罢免了宰相职务。 “滔滔不绝”在词典中的解释 比喻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只听隔墙的楼梯蹬得腾腾地响,打着骂人调子的日本话滔滔不绝。--叶圣陶《四三集》 两线珍珠一般大的眼泪,便滔滔不绝地滚出来了!--叶紫《山村一夜》
|
三、滔滔不绝的用法
1、滔滔不绝近义词: 夸夸其谈、侃侃而谈、口若悬河、呶呶不休、喋喋不休、娓娓而谈、念念有词。 2、滔滔不绝形近词(AABC式): 花花公子、飘飘欲仙、欣欣向荣、好好先生、花花世界、茕茕孑立、姗姗来迟、孜孜不倦、栩栩如生、面面相觑、步步为营、九九归一、翩翩公子、字字珠玑、耿耿于怀、荦荦大端、念念不忘、侃侃而谈、历历在目、循循善诱、惺惺相惜、亭亭玉立、蠢蠢欲动、靡靡之音、津津有味、津津乐道、芸芸众生、心心相印、咄咄逼人等等。 AABC式成语: aabc式的成语指的是第一、第二个字一样,后两个字不一样的成语。 原词: 【成语】: 滔滔不绝 【拼音】: tāo tāo bù jué 【解释】: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 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近义词】: 夸夸其谈、口若悬河 【反义词】: 张口结舌、哑口无言 【用法】: 作状语、定语;形容话多。 【结构】:偏正式 【举例造句】:李伯伯善于言谈,说起话来滔滔不绝。 【成语故事】: 唐朝时期,中书侍郎张九龄负责吏部选拔人才,他主张不循资格用人,设十道采访使,受到皇帝的赞许。他不但能很好地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而且是有才的诗人。他能言善辩,每当谈论经书时总是滔滔不绝,像下阪走丸一样毫无阻碍。 近义词示例: 【成语】: 口若悬河 【拼音】: kǒu ruò xuán hé 【解释】: 若:好像;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近义词】: 夸夸其谈、侃侃而谈、能言善辩 【反义词】: 沉默寡言、噤若寒蝉、闭口无言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口才很好。 【结构】:主谓式 【举例造句】:他生性木讷,并不是一个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人。 【成语故事】: 晋朝时,有一位大学问家,名叫郭象,字子玄。 他在年轻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尤其是他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现象,都能留心观察,然后再冷静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他的知识十分渊博,对于事情也常常能有独到的见解。后来,他又潜心研究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并且对他们的学说有深刻的理解。 过了些年,朝廷一再派人来请他。他实在推辞不掉,只得答应了,到朝中做了黄门待郎。到了京城,由于他的知识很丰富,所以无论对什么事情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又非常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每当人们听他谈论时,都觉得津津有味。 当时有一位太尉王衍,十分欣赏郭象的口才,他常常在别人面前赞扬郭象说:“听郭象说话,就好象一条倒悬起来的河流,滔滔不绝地往下灌注,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郭象的辩才,由此可知。 形近词示例: 【成语】: 欣欣向荣 【拼音】: xīn xīn xiàng róng 【解释】: 欣欣:形容草木生长旺盛;荣:茂盛。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 【出处】: 晋·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近义词】: 朝气蓬勃、方兴未艾、蒸蒸日上 【反义词】: 日暮途穷、每况愈下、死气沉沉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事业等,含褒义。 【结构】:偏正式 【举例造句】:春天的原野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成语故事】: 陶渊明是古时候的一位大诗人,当过好几种官,由于对黑暗现实不满,毅然辞官回乡。 回到家里,他一边饮酒,一边观赏院子里茂盛的树木,心中十分的高兴。 酒足饭饱之后,他来到田园,满眼春景使他生出感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意思是,春天来了,树木小草长得十分茂盛,山泉小溪里的水正在细细长流。 后来人们就把木欣欣以向荣这句话简化为欣欣向荣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事业的蓬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