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心灵精彩人生
领您探索喜怒哀乐

第三类边界条件

发布日期:2019-05-17 08:20 作者:九个人生网

一、第三类边界条件之应用实例传热问题第二第三类热边界条件转换成第一类边界条件

传热问题的一般边界条件可以归纳为三类。以稳态传热为例,给出了三种边界条件的表达式。

恒温边界(第一类边界条件):

以二维稳态无源传导问题为例,如图1所示,一个10 * 10平方米的平面空间,左下为恒温壁面(21℃),右下为第二种边界条件,第三种边界条件如图所示。为便于问题分析,取内介质导热系数1,wm℃。该模型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划分为40个网格单元,不考虑边界条件下的壁厚。

参照数值传热3,通过补充边界点代数方程,可以处理第二类(方程12)和第三类(方程13)的边界条件,结果如下:

TM在哪里的温度边界节点(价值问题),TM1网格节点的温度在第一层靠近边界,是正常的在第一层网格节点的距离靠近边界的边界,q是热通量,h是对流传热系数。

通过UDF将上述两个方程写成边界条件(),并全部转化为第一类边界条件。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

可以看出,经过UDF边界变换后的计算结果与软件自身边界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上述处理方法当然适用于导热问题,但它能否同样适用于对流换热问题?笔者认为,严格意义上,式21和式22不适用于对流换热问题,因为边界内流体与壁面之间的换热机理是对流换热。但是,当第一层的重心非常靠近边界时,流体在这个位置的速度非常小,当无限靠近边界时速度应该为零。因此,只要第一层的重心足够靠近边界,传热机理就应该没有问题来处理导热问题。因此,建立了如图4所示的计算模型。尺寸、网格、介质与上述相同。此时,第一层网格重心与边界法线距离为0125m。

UDF用于将第二和第三边界条件转换为第一边界条件。计算结果如图6所示。

从对比中可以看出,当第一层网格重心与边界法线距离为0125m时,UDF的计算结果与软件内建边界条件的计算结果相差较大。因此,对壁面网格进行细化,如图7所示。此时,第一层重心与边界法线距离为0m,重新计算结果如图8、图9所示。可以看出,经过网格的细化,UDF边界变换后的计算结果与软件自身边界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在该厚度范围内,导热成为传热的主导机制,对流传热几乎可以忽略。对于不同的问题,厚度是不确定的,但可以确定至少在边界层内,越靠近壁面,这种处理就越精确。继续提炼,两个结果几乎是一样的。

在第二和第三类边界条件的热耗散和UDF可以转化为第一类边界条件计算,但需要完善边界网格,特别是对对流热耗散,第一的边界层网格重心和正常的距离至少要边界层的范围内,距离越小,精度越高的转换。


一、第三类边界条件之应用实例传热问题第二第三类热边界条件转换成第一类边界条件

二、第三类边界条件之浅谈有限元计算中的边界条件:什么是边界条件

对于有限元计算,无论是、MSC等,都归结为微分方程的求解。要解定解方程,必须引入定解条件,即定解条件。定解条件有很多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两种形式——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常微分方程的定解,必须推行条款和条件对两种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如果需要由未知yx及其导数的方程的自变量的x y同一点xx0给定值,即yx0y0, y ' x0y0”,这种情况被称为初始条件,由方程和初始条件的问题被称为初始值问题;

然而,在许多实际问题中,常要求微分方程的解满足给定区间内a x b端点的某些条件,如yaA和ybB。然后,将端点边界点处值的条件称为边界条件,由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组成的数学模型称为边值问题。

边值问题中的边界条件有多种形式,在端点处可以粗略地写成AyByC的形式。如果B0和A不等于0,则称为第一类边界条件或狄利克雷条件。B不等于0,A0称为第二边界条件或诺依曼条件;如果A不等于0,B不等于0,这就叫做第三个边界条件或卢平条件。

第三种边界条件:给出了函数值与未知函数在边界上的外法向导数的线性组合。

初始条件是指过程的初始状态,即初始时刻t = 0时未知函数及其对时间的偏导数的值。在有限元中,许多初始条件是预先确定的。不同的场方程对应不同的初始条件。

总之,必须提供足够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来确定广义方程的解。


二、第三类边界条件之浅谈有限元计算中的边界条件:什么是边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