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赞美私家饭菜美味的诗句
荔枝诗唐,薛能 颗如松子色如樱,未识蹉跎欲半生。 岁杪监州曾见树,时新入座久闻名。 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 (唐,白居易) 奇果标南土芳林对北堂 素华春漠漠丹实夏煌煌 叶捧低垂户枝擎重压墙 始因风弄色渐与日争光 夕讶条悬火朝惊树点妆 深于红踯躅大校白槟榔 星缀连心朵珠排耀眼房 紫罗裁衬壳白玉裹填瓤 早岁曾闻说今朝始摘尝 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赞美私家饭菜美味的诗句、搜狗赞美私家饭菜美味的诗句、360赞美私家饭菜美味的诗句 |
二、赞美饭菜好吃的诗句
这菜谁做的那么好吃 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 “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 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 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 “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 "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 《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 "春日春盘细生菜" "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 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饔子左右挥双刀脍飞金盘白雪高徐州秃尾不足忆汉阴槎头远遁逃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 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 郑板桥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 "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惟有莼鲈堪漫吃下官亦为啖鱼回" "家家户户剥春笋" "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其它人也有许多,如: 张志和的《渔歌子》中不就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句 宋代诗人秦少游的"秀色可怜刀切肉清香不断鼎烹龙" 唐宋诗人杜牧曾著有“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 等等。 1、东坡肉:苏轼贬官黄州时,写下《猪肉诗》一首: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2、羊肉泡馍:苏轼写诗:“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古代称羊肉泡馍为羊羹。 3、腌笃鲜:金农有诗:“夜打春雷第一声,满山新笋玉棱棱;买来配煮花猪肉,不问厨娘问老僧。”腌笃鲜是江浙一带著名的本帮菜 4、种菜烹调:宋人有词:“自种畦中白菜,腌成瓮里黄齑(读jī音,指酸菜)。肥葱细点,香油慢煼(同炒),汤饼如丝。早晚一杯无害,神仙九转休痴。”这是描写在自家菜园自得其乐的画面,其乐融融,令人向往。 5、撒子:陆游在《剑南诗稿》中曰:“陌上秋千喧笑语,担头粔籹簇青红。”粔籹读jùnǚ音,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撒子,由中原传到东莞后,为莞人喜爱并成为东莞传统贺年食品之一。其中陆游所说“簇青红”,说明人们还把部分糖环还加上花米红染成好看的红色以示喜庆。 6、刀削面:民间有顺口溜形容“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 7、酸梅汤:清代的郝懿行写得《都门竹枝词》写到“底须曲水引流觞,暑到燕山自然凉;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老北京们在儿时常听到手敲冰盏的清脆声音,“泠泠有声,清远而浏亮”,那是卖冰梅汤的在走街串巷。在炎热的夏季喝上一碗,“透心沁齿,如甘露洒心一般”。 8、驴打滚:北京传统小吃,用豆面、糯米粉、和红糖豆沙馅制成,《燕都小食品杂咏》:“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 9、煮干丝和水晶肴肉:说起扬州,除了传说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的风光,还有扬州大厨们引以为傲的大秀刀功的煮干丝,将豆干劈成片再切成丝的过程考验人的耐心和细心。俗语说扬州人早晨皮包水,就是指扬州人早晨去茶楼喝茶再吃上一碗煮干丝。《望江南》词中写道:“扬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千毕堆细缕,熟铜烟袋卧长苗,烧酒水晶肴。”这首词说得正是扬州人日常生活的写照。57e36t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赞美饭菜好吃的诗句、搜狗赞美饭菜好吃的诗句、360赞美饭菜好吃的诗句 |
三、形容饭菜清淡的诗句
不可言宣:言:言语;宣:发表,表达。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奥妙、味道)。 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尺颊生香:吃过美味之后,牙齿和两颊逐渐感觉到香甜的味道。比喻言辞、诗文意味深长,令人回味。 淡而无味: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耳食目论:耳食:轻信听来的话。像用耳朵吃饭而不知食物味道,像眼睛能看见细毛而不见睫毛。比喻轻信他人的话,缺乏确凿根据。 个中滋味:个中:其中;滋味:味道,情味。其中的味道。指切身体会的甘苦。 佳肴美味:指上等的、第一流的食品,精致可口的饭菜或味道鲜美的食品。 佳肴美馔:馔:食物。指上等的、第一流的食品,精致可口的饭菜或味道鲜美的食品。 津津有味: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美味佳肴:指上等的、第一流的食品,精致可口的饭菜或味道鲜美的食品。 其味无穷:其中的味道没有穷尽。形容含义深刻,使人回味不尽。 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指抛弃觉得可惜,但吃起来没有味道。让人陷于进退两难中。 千里莼羹: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汤,味道鲜美,不必用盐豉做调味品。泛指有地方风味的土特产。 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甘味:指吃出味道。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吃饭也没有滋味。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清汤寡水:形容菜肴水太多,粗糙没有味道。 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食不甘味:甘味:感到味道好。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食而不知其味:东西吃下去,却不知道它的味道。比喻读书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吃起来没有什么味道,扔掉又有点可惜。比喻事情进行下去没多大必要,就此放手又舍不得。也形容进退两难,犹豫不决。 酸甜苦辣:指各种味道。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种境遇。 酸咸苦辣:指各种味道。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种境遇。同“酸甜苦辣”。 体不安席,食不甘味:甘味:指吃出味道。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吃饭也没有滋味。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甜酸苦辣:指种种不同的味道。常用以比喻生活上的种种遭遇和复杂感受。 先辨淄渑:淄、渑二水的味道不同,分开能辨别,合起来无法分辨。泛指事物融合后难以分辨。 咸酸苦辣:本指四种味道。也比喻生活经历中的各种世态人情滋味。 一镬之味:镬:无足的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尝一点就知道全鼎食物的味道。比喻从已知的一部分,可以推知全部。 有滋有味:指十分有味道,生动。 余味回甘:甘:甜。余下的味道越回味越觉得美好。形容文学或艺术作品深刻含蓄,耐人寻味。 原汁原味:原汁:第一次炖的汤。指味道纯正,毫不掺假。 咂嘴舔唇:形容贪馋的样子。亦表示食物味道美好。 咂嘴咂舌:形容贪吃的馋相。亦表示食物味道美好。 珍馐美馔:馐:滋味好的食物,馔:饭食。珍贵而味道好的食物。亦作“珍羞美味”。 臭味相与:臭味:气味。彼此的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常指坏的)。 古香古色:古香:古书画散发出来的气味。古雅的色调、意趣。形容器物、书画和建筑等。 桂馥兰香:桂、兰:两种散发芳香的花;馥:香。形容气味芳香。 桂馥兰馨:桂:桂花;馥:香气;兰:兰草;馨:芳香。形容气味芳香。 难言兰臭:难言:谈不上;兰:兰花;臭:味;兰臭:指气味相投的友谊。指很难结下友情。 群蚁附膻:附:依附;膻:羊肉的气味。许多蚂蚁趋附羊肉。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 如蚁附膻:附:趋附;膻:羊肉的气味。象蚂蚁趋附羊肉一般。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如蚁慕膻:膻:羊肉的气味。象蚂蚁趋附羊肉一般。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乳臭未干:臭:气味。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轻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铜臭熏天:铜臭:铜钱的气味。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常用以讥刺有钱人品行丑恶。也指贿赂公行,败坏风气。 铜臭薰天:铜臭:铜钱的气味。充满铜钱的臭味。常用以讥讽有钱人品行不端。也指贿赂公行,败坏风气。 无伤无臭: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无声无臭:臭:气味。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形容饭菜清淡的诗句、搜狗形容饭菜清淡的诗句、360形容饭菜清淡的诗句 |
更多关于赞美私家饭菜美味的诗句 |
---|
更多相关:百度赞美私家饭菜美味的诗句、搜狗赞美私家饭菜美味的诗句、360赞美私家饭菜美味的诗句 |